(截至2010年8月)
一、著作、书籍等
1. 刘文海著:《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地震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25万字)
2. 刘文海、李艺 著:《中国风险投资:制度与战略》,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30万字)
3. 刘文海著:《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时事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22万字)
4. 刘文海著:《技术的政治价值》,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21万字)
5. “扎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入选《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言实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6.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2万字),张洪涛、孔泾源主编:《社会保险案例分析——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7.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2万字),入选魏礼群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8.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辅导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9. “我国社保建设的五个重大问题”等8篇,入选谢伏瞻主编《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言实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
10. “应为农民工建立国家养老金制度”等8篇,入选魏礼群主编《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言实出版社2008年8月。
11.“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五年回顾”,《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言实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12. “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言实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13. “三件”6篇,入选魏礼群主编《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言实出版社2008年8月。
14.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言实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15.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等3篇,入选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言实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16.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言实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17.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辅导》,人民出版社、言实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18. “加强政风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政府工作报告学习辅导》,言实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19. 2005年“三件”6篇,入选《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成果选——2005年度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言实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20. 2004年“三件”等8篇,入选《决策与参考——2004年度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报告集》,言实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21. 2003年“三件”等15篇,入选《决策与参考——2003年度国务院研究室调研报告集》,言实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22. “我国就业问题”(1.5万字)、“我国社会保障问题”(20000字),入选《当前党政领导干部关注的经济热点问题解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23.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职权” 等5篇,入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纲要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24.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等12篇,入选《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学习问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
25. 担任《中国经济年鉴》(1亿字大型文库)编委,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底出版。
26. 担任《邓小平经济思想探讨》撰稿人,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27. 20集大型电视连续专题片《今日中国》中“社会保障和再就业”(第10集)解说词撰稿人。1998年6月完成。(6千字)
28.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万字),王东进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9. 《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作者之一,2万字),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二、杂志、报刊等
30. “人民权力观: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7期。
31. “‘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红旗文稿》2010年第4期。本文被《公安内参》(2010年12期)等多家杂志和网站广泛转载。
32. “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经济日报》2010年5月24日第9版。
33. “解决住房困难,吸引教师长期从教”,《中国教育报》2010年4月7日第3版。
34. “撰写调研报告的几点体会”,《秘书工作》2009年第10期。
35. “结构失衡——现行体制中的‘多’与‘少’”,《中国卫生》2008年11期。本文获得“中国卫生改革30年”有奖征文三等奖。
36. “花好财政的钱”,《人民日报》2008年9月24日第13-16版。
37. “转变政府职能的十大攻坚任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7期。
38. “加快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9.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居民扩大消费”,《社保财务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3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0. “结构失衡——现行体制中的‘多’与‘少’”,《中国卫生》2007年第4期。
41.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多’与‘少’”,《消费日报》,2007年3月1日。
42. “我国行政成本高在哪儿?”,《东北之窗》2007年第1期。
43. “医疗卫生体制的根本问题是结构失衡”,《东北之窗》2007年第2期。
44. “我国行政管理需要瘦身”,《东北之窗》2007年第1期。
45.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根本问题是结构失衡”,《红旗文稿》,2007年第3期。《时事报告》2006年12期。
46. “把‘隐性债务’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社会科学报》2006年11月9日。
47. “社保体制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红旗文稿》,2005年第20期。
48. “完善社保体系需重新确立价值取向”,《社会科学报》2005年10月27日。
49. “重新确立‘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取向”,《改革内参》2005年第27期。
50. “三医问题”,《中国改革》2005年第9期。
51. “别把‘市场化’当作医疗卫生问题的替罪羊”,《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20期;《学习时报》第314期,2005年12月5日转发;《南方周末》2006年1月5日转发。
52. “关于完善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中国医疗保险》2005年第3期,该文获中国医疗保险学会2005年度全国征文一等奖。
53. “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党建研究》,2005年第5期。
54.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党建研究》,2004年第8期。
55. 宋大伟、刘文海:“上海统筹城乡就业的做法”,《中国劳动》2004年第9期。
56. 宋大伟、刘文海:“上海市促进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政府管理参考》,2004年第6期。
57. “关于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中国劳动》2003年第10期。
58. 李盾、刘文海:“关于解决城乡困难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中国劳动》2003年第3期(第6期)。
59. “城市低保:问题与建议”,《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第5期。
60. “关注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02年第32期,《党建研究》200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61. 田小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读刘文海著《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有感”,《中国劳动》2002年第2期。
62. “重新审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人民日报内部参阅》2001年第49期。
63. 刘文海、李红:“医疗保险的特点与三改并举”,《中国劳动》2001年第7期。
64.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三年回顾”,《劳动保障通讯》2001年第7期。
65. “加拿大的医疗保障制度及其运作”,《中国劳动》2001年第2期。
66. “重新审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十大关系”,《劳动保障通讯》2001年第2期。
67. “医疗保险改革中的责权划分”,《中国社会保障》1999年第8期。
68. “‘养命钱’自身难养”,《中国国情国力》1998年第8期。此文后收入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编《中国热点》(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一书。
69.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走好”,《中国改革》第55页始,1998年第4期。(3000字)
70.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1997》,改革出版社,1998年 2月。
71. “关于深化土地租税费制度改革的思考”,《中国土地科学》第29页始,1997年第3期。
72. 专访刘文海:“土地规划是加强国家土地权能的重要环节”,《中国土地》第13页,1997年第6期。
73. “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设立土地发展权”,《住宅与房地产》1997年第*期。
74. “1994年我国土地使用和管理制度改革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1995年》,改革出版社,1996年。
75. “英国的住房制度”,《住宅与房地产》第50页始,1996年第4期。
76. “信息化与世界政治秩序”,《战略与管理》第47页始,1995年第5期。
77. “诚信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品质”,《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8月8日第1版。
78. “健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医保改革步伐”,《中国劳动保障报》2002年4月7日。
79. “医疗保险多层次,大病风险有分担(访谈)”,《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3月29日第4版。
80.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三岁了”,《中国产经新闻》2001年6月18日第5版。
81. “上海医保体系日臻完善”,《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5月17日第5版。
82. 刘文海(访谈):“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光明日报》2001年4月3日。
83. 刘文海(访谈):“医疗保险多层次,大病风险有分担”,《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3月29日。
84. “健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医保改革步伐”,《中国劳动保障报》2001年4月7日。
85. “多管齐下,降低药费”(访谈),《经济日报》2000年3月24日第5版。
86. “试论社保筹资‘税’、‘费’”之争”,《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2月2日。
87. 阳光医疗用信息技术增加透明度”,《光明日报》电脑沙龙座谈,1999年7月7日。
88.“加拿大养老层次分明,三条腿走路各行其道”,《中国改革报》1998年3月31日第4版。
89.“设立土地发展权”,《中国改革报》1997年*月*日第*版。
90. “英国住房制度简介”,《中国改革报》1996年*月*日第*版。
91. “简议土地发展权”,《中国经济时报》1996年12月6日,第3版。
三、课题研究
97. 1996年,国家体改委分配司和澳大利亚康联保险公司合作课题《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研究》。
98. 1997年,国家体改委分配司和美国恒康人寿保险公司合作课题《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管理研究》。
99. 1998年,国家“九五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撰写“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建议”部分,收录在宋晓梧主笔:《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100. 2000年,参与并实际组织国家计委重大科技项目“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研究”。
101. 2003年,参加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课题,撰写“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和“完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两部分,约5万字。
102. 2003年-2004年,参加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课题《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研究》,整理课题报告。
103. 2004年,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研究》。合作撰写“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事业单位改革”3部分,约6万字。
104. 2005年,参加科技部重点课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105. 2009年,参加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研究。
106. 2009年,参加中国医疗保险学会课题《完善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研究》。
四、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博士以前发表成果
104.“论‘进化’概念”,《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自然辩证法》1990年第12期转载。(6千字)
105.刘文海、张民生:“世界落后区域开发的实践和理论”、“西北科技发挥优势的战略取向”,二文选入《东南振兴与西北挑战》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1.6万字,1万字)
106.伍子力(合作化名):“‘世界面临的灾变及对策’高级研讨班讨论概况”,《哲学动态》1990年第2期。
107.海良(化名):“世界系统面临的分叉和对策——关于世界进化的新思想”(编译稿),《国外社会科学快报》1990年第2期。
108.“古代天文学中系统思想的发展”(论文摘要),收入《中国科学思想史论——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
109.《中外名著大辞典》和《自然辩证法词典》部分条目。(1万字)
110.“系统科学与技术社会的未来”(编译),《未来与发展》199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新兴学科》1992年第1期转载。(1.3万字)
111.“技术哲学”,《中国哲学年鉴1992》。
112.“E.拉兹洛的亚量子全息场理论介绍”,《世界哲学年鉴1992》。
113.刘文海、钱兆华、周继红:“宇宙本体统一于场吗?”(连载),《哲学动态》1992年第12期、1993年第1期。(1.5万字)
114.“论系统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新兴学科》1993年第4期转载。《系统科学理论与实践》一书转选,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1.1万字)
115.“文明社会的伦理沉思”(连载),《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10、11期。 (1.8万字)
116.“实验有其自身的生命吗?”,《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年第6期。(1.2万字)
117.“技术哲学”,《中国哲学年鉴1993》。
118.“技术哲学研究概观”,《晋阳学刊》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自然辩证法》1994年12月转载。(8千字)
119.“论技术的本质特征”,《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自然辩证法》1994年第8期转载。(1.5万字)
120.“技术异化批判”,《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哲学原理》1994年第4期转载。(2.2万字)
121.“技术负荷政治吗?”,《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1期。
122.《现代自然科学中系统思想发展的哲学透视及思考》,《系统辩证法学报》1995年第3期。
注:部分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