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当前流动性尚不充裕的大盘环境,
以及已被计入上证指数的农行屡次濒临发行价,尽管市场对光大上市首日态度普遍乐观,但光大银行能否启动新一轮银行股行情,目前看来尚不明朗
【中国企业家】光大银行(601818.SH))上市首日收报3.66元,上涨18.06%,占据沪市涨幅排行首位,成交额超过70亿元。
作为全国第六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光大银行步随农业银行8月15日“脱鞋”两日后的火速上市,令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对于银行股的关注。鉴于当前流动性尚不充裕的大盘环境,以及已被计入上证指数的农行屡次濒临发行价,尽管市场对光大上市首日态度普遍乐观,但光大银行能否启动新一轮银行股行情,目前看来尚不明朗。
截至8月18日收盘,上证指数终结连续3日的涨幅,收盘于2666点,较上一交易日微跌0.21%。银行板块微跌0.19%,基本持平。
鉴于上市后30日内的“绿鞋”机制保护,农行破发只是极小概率事件,不过在诸多机构观点中,光大银行在未来数日内难有抢眼涨幅。观点指出,光大银行的相对劣势在于净息差偏低、高危资产占比较高。由于贷款收益率偏低及存款成本率较高,2009年末光大银行净息差仅为 1.95%,同时,2009年末光大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及融资平台贷款总和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近40%,占比在上市银行中属于最高水平。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在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与中信银行无论在股东背景、业务结构,还是流通市值上均接近,权衡光大银行的流通股本溢价优势,以及盈利能力的稍逊于中信银行,估值比中信银行折价10%较为合理。
午盘,光大银行一改上午涨幅优势,卖盘量逐步增大,资金净流出超10亿。不过,截至收盘,挂出的买盘资金为卖盘资金的1.41倍,为上市次日的走势留下悬念。(吴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