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据录音整理)
时间:2010年6月19日下午4点-9点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734会议室
人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顾海兵教授及各级各届有缘学生
背景:2010届毕业生欢送聚会HLJ:交通银行南宁市分行,我对人大是又爱又恨的(顾老师:爱多少?很多少?恨也是一种爱,是爱到极处的爱)过的日子很平淡,有时就想逃离这样的一种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想去其他城市的一个原因,在北京呆久了就会安逸下来,但到另一个城市就会有重新拼搏起来,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不喜欢一个人安逸平静单调的生活下去。我对这几年的感受。我从来没到过大城市,一直在我们那个小山村,不知道什么是电梯,不知道怎么做公交,第一次来北京,什么都不知道,坐320还做错了地方,第一次坐电梯,也不知道怎么按,(顾老师:中学在那里念的?)在我们县城(顾老师:县城应该有啊)没有,(顾老师:县城没有公交车?)有,但是没那么多线。到现在,我对这个城市已经比较熟悉了。还有一个就是我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就是顾老师。我选择顾老师是因为听了一次顾老师的一节课,顾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非常有趣,不像有的老师只是讲知识,这种方式我不是很喜欢。还有就是顾老师特别勤奋,勤能补拙,虽然有很多欠缺,但是有顾老师的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肯定能改变很多。现在看来当时的选择没错。两年过去了,比起本科时,迷茫少了很多,对生活、对未来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认知,(顾老师:上大学时体重多少?)刚入学时90多斤(顾老师:上研究生时?)110多(顾老师:现在?)120多(顾老师:我刚认识小H时是比较苗条的,现在宽松了很多)可能是到大学,老师给补贴,生活上比较好了吧。再一个就是,找工作中有一种精神叫不放弃。当时找工行总行时,被人家拒了,找到顾老师,顾老师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说有能力肯定是有地方需要的。当时给ZY师兄打电话,也鼓励我,只要不放弃,肯定会有收获的。后来就找到这份工作了,也还可以。当时可能对北京有依恋,舍不得离开,到另一个地方可以重新成长起来。(顾老师:都留在北京我就没法出差了,到上海可以找XZH,到广东可以找LJB,到深圳找CF。上次去深圳讲课,在楼下碰到了CF,天下真小啊)最后讲一句,咱们顾门都是好样的!
(顾老师:你们讲讲这几年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对师弟师妹的期待是什么?以后的打算?这对在校的人有很大的价值。比如,老师给布置的一个任务,要三天完成,结果五天也没有完成,这都可以说一说,这一点上我是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做课题不能按时完成,再有就是平时缺少沟通,没有做到每周汇报一次。每周最起码汇报一次,最近怎么样了,不要总是一个月才汇报一次,一年在校就十个月,一个月都不汇报。每周都汇报,日积月累的,时间是最快的,一天天都在往前走,就是要有高压,ZYG,ZST,LB,建议他们三个从现在的100天里天天在学校攻关,把论文写出来,到九月份就没时间了,到时候考公务员,找工作,就没时间写了,所以现在得抓紧时间,这就好像出租车司机,少跑一天就是200块,要前紧后松,打麻将也是一样)
CXQ:工作定在工信部电子情报所。选顾老师当导师,是一个很曲折的过程。我们这一届,教授只能带一个硕士,我当时是从北师大考过来的,当时学校有好多学生要选顾老师,自己压力也挺大的,顾老师一直支持,班主任让我放弃,顾老师说他能确定,就坚持了下来。这两年过的很快,第一年学习,第二年找工作,写论文。相比其他同届学生,我们还是比较充实的,跟顾老师做了很多课题,就不会觉得很迷茫,不知道两年怎么过。但是我觉得有点遗憾的是我这人比较拖沓,我一般只有到前三天才会抓紧去做。还有一点就是,刚进入硕士时我就感觉自己会进一个研究单位,一直想突破,但没成功。本科时可以保研进北师的理学,后来觉得性格一直这样不行,就自己考到经院来了,那时是有很大突破的。找工作到最后可能也比较慌,就按着自己的性格进了事业单位,挺好的。顾老师反对我实习,(顾老师:反对你实习?你那不是实习,是反对你提前上班)其实比较大的收获是挺多的。做课题很多,科研能力有所加强,之前在发改委实习,也写过很多报告,现在这边写一个新材料的十二五规划,两天就写完了,很得心应手。主任还说我的基础比较扎实。第二点就是以前是在北师,跟人大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北师的学风很好,大家拼命学习,人大出去实习,找工作,考证的特别多,两个学校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很有幸在两所学校都呆过,对自己各方面是有好处的,第三点,就是认识这么多他们师兄师姐师妹都特别好,大家互相交流,课题还比较多,大家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最后就是很高兴当顾老师的学生,认识这么多人。(顾老师:开会要形成一种制度,发完言要主动鼓掌,形式很重要,引入国际规则,同学见面也要握手拥抱,好几次开会我一鼓掌,大家才鼓掌,这很重要,这是一种沟通,是对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