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古风犹在乎?


    上午便下起了小雨,那种南方常能见到的毛毛细雨,天空是阴沉的,但空气尚好,虽然仍有些憋闷。

    我与礼平、子真在保田家坐了一会儿。这是后话,待我有时间再慢慢细说。

    黄昏时分,接到小赵的电话,他说他在京郊的怀柔县。

    我在看你们将要写作的度假村,这里挺好,王老师,你也来看一下吧,我让人接你,你来了一定会喜欢的,不像是国内,很有味道。

    小赵的朋友很快把我接上了,我们开始奔向怀柔。出北京后不久,开始下起了暴雨,天空亦渐暗,我一直在叮嘱朋友不要开快车,我知道在这种烟雨蒙蒙的天气里最容易出事。天空越来越暗了。

    到达怀柔的那家度假村时,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漆黑一片。下车后小赵迎了过来,我在雨中抬眼看了看亮着灯光的餐厅,感觉一点也不好。

   它的确是木屋结构的,一如小赵在电话中与我说的那样,可是为什么这么粗糙呢?当然美式风格是具有糙感的,但那是一种颇讲究的精致的糙感───既然你是一家度假村,就应该在木质风格上多点想法,而非就这么糙糙透着土气地拿出来蒙人。

    步入餐厅时,就见几张稀落的大餐桌没规律地随意摆放着,显得有些狼藉,二个服务生打扮的小青年正悠闲地看着电视,就像眼里没人似的。

    我们餐桌上的热菜已摆好了,这是小赵事先就做好了准备的。菜的口味还行,有点野调子的意思。小赵一直在动员我住上一晚,他说可以顺便感觉一下,我没吱声,虽然我是做了准备来的。

    饭后让服务生带我们看看房间,他吊儿啷当地拿着钥匙跟着我们走,我领头走到了走道的尽头,他让我们回来。先看这间,他说,拿着钥匙就刷门禁推门,刚开一条缝,里面透出一线灯光,他有点慌神:哦,这有人。我开了一句玩笑,如果里面有人正在忙着“办事”,这不是把人家惊扰了吗?

    服务生又要开隔壁的一间,走道上来了一对男女。那男的高喝一声,喂,你们干什么,这是我的房。

    终于到了一间空房,是复式,上下层都可以住人,卫生间里还设有桑拿,亦为木屋,只是我还是找不到感觉,况且,没有一张书桌。

     小赵又带我去了一单人住房,还要开车奔上好几分钟,又进了一家所谓的酒吧(看模样像),服务生懒洋洋地看着我们,听说要看房,拎起一串钥匙先走人了。

   外面是碎石路,但高低不平,容易葳脚,还到处是雨中的泥泞,我的感觉已然彻底坏了。走了这一路还黑灯瞎火,找到后点灯一瞅,就像憋屈的一监狱,算了,我心想,这里定然是不能写作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我告诉小赵,我是喜欢野趣,但记住,是经达文明修饰过的野趣,这里太粗鄙了,而且没味,一看这个老板就是极没品的人。

    小赵不好意思地笑笑,那好,我再找。

   返京的路上小赵问:王老师,你看你们是到丽江还是去青岛?我说丽江太闹了点,一帮小资、愤青,驴友与时尚达人呆的地方,我不太喜欢那个氛围,我在北京还有些事拖着离不开,至于青岛,如果北京没事了我倒是想去,可礼平在那当了十几年的兵,他没兴趣,但我真的喜欢那,因为那里能观海。

    这时我才认真思索起我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写作氛围和环境了?

    我马上想到了去日本东京时住过的那家酒店,那家酒店叫什么名?我忘了,好像是“皇家”还是什么“皇冠”、“太子”“王子”之类的,东京论人口的稠密度绝不让北京,而那家酒店就扎城市的热闹位置,可它给我的感觉却是那么的静谧安祥。

    我尤其喜欢酒店配套的那个大院子,是一人工修饰的园林,从高楼上往下俯瞰,一片如同原始森林般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覆盖着林中小路,一旦步入,能见到一条曲曲弯弯的石阶小径,蜿蜒地通往看不见的深处,能闻悉鸟儿的啁鸣之声,叽叽喳喳的,就像一群出色的歌唱家在浅唱低吟,委婉动听。

    再走,又见一座仿若古制的小木桥,桥下流水淙淙,细瞧,有几条小鱼在水中嬉戏游玩。随着斜坡直上,就见一神庙般的小屋了,有香火供奉着,青烟袅袅升腾,一二个和式装扮的日本妇女,躬身拜了拜,闭目双手合什,又拍了几下巴掌,再鞠一躬,悠然而去了,从背影看,那身腰扭得富有韵律之美。

    我心想,走在这个幽静的小径上,仿佛行走在魏晋时期的古道上,让人不由地泛起怀古之幽情。

    这里不像是日本,这里更像是我想象中的古老中国!

    这才是能一再地激发我灵感的所在,就像是女神缪斯居住的地方。

    可惜,它不在中国,它的风格与古意本来当属我中国的,而举目望去,泱泱之中华,大汉古风犹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