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丽坚强的女人花


好一朵美丽坚强的女人花

——记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女教师王庚丽

来源:价值中国网   作者:潘军强

 

2007 年,父亲病逝,母亲住院,离婚,三次搬家,孤身一人带女儿,第一次接触普通高中的教学,当班主任……生活与工作全方位的压力,如泰山压顶,压在一个柔弱而勇敢的肩膀上。但她从不把这份痛楚带到教室,带给学生,带给家人,带给同事。除教育教学工作出色以外,她还在教科研工作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有数篇论文在省市甚至全国获奖。”临安中学校长骆林东是这样评价庚丽老师。

在采访过程中,老师感人的先进事迹和她坚强乐观的态度始终打动着笔者,本文力求用最真实的一面叙述展现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

有一种美丽叫坚强

20078 月,这个月很普通,太阳一样焦灼的烤着大地,大街上一样是那些忙碌或闲散着来来往往的人流。这个月也很不普通,临中新高一军训,600 多位新生顶着炙热的太阳在走步、列方阵、喊口号。

在某一方阵的队侧,有一个新出现在临中的身影,目光和身影一直追随着自己的班级。身旁,还有一个更小的六岁的身影追随左右。8月底,班级获得军训汇报表演第一名的好成绩。

首战告捷的这个班级,这个班级的班主任,一个很普通的刚刚从中职调入临中的女教师。然而,就在这个月的最后几天,她与她的丈夫解除了婚约,孤身带着女儿搬离了原来的家,住在租来的房子,把常年有病的妈妈接来身边……

如果,没有一份强大的意志,很难有人能处理好这份艰难带来的生活与工作的压力,就不会有这个带着五十多个家庭新的期望和期待的新生班级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是,有谁知道,这朵荣誉之花,是泪水和苦水浇灌而成的!

她的工作有条不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来不迟到、不早退,她所带的班级班风优、学风优、成绩优。班级五项竞赛周考核,她的班级从来都是名列前茅的,学期考核也总是位居第一。我多次为王老师的感人事迹而潸然泪下。”临安中学校长骆林东动情的说道。

她曾对她的学生们说:“2007 年,是我生命历程中的转折点。这一年,父亲癌症去世,母亲大病住院;这一年,离婚、搬家、工作调动;这一年,开始孤身一人带女儿、照顾母亲;这一年,通过高级教师专家评审。这一年,我觉得我自己战胜了自己。这一年,我失去了很多,这一年,我也得到很多。

如果,你们也能不断战胜自己,失去一些汗水和泪水,你们就将到达你们从未有的高度,那就是离成功很近的地方了。” 她在一首诗这样写道: “我一直很坚强,我带给学生积极豁达的心态,带给同事轻松和善的微笑,带给家人乐观向上的行动。

别人看不到的泪,我用雨水去冲涮,别人看到的微笑,我拼命眯着眼睛让它印在脸上。就这样,一直下去,没有任何依赖,用自己的翅膀,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因为敬业所以出色

工作14 年来,老师一直驻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2000 刚怀孕时,正值在一所初中任教初三数学兼任班主任。妊娠反应五个月之久,反胃、呕吐、无力, 每天她就挺着大肚子一直坚持,到7月中考结束学生毕业,顺利并超负荷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8月,她女儿顺利降生。2000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她被评为临安市、杭州市教坛新秀,临安市先进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所带班级被评为临安市先进班集体,同时校级的各类先进及公开课、示范课的开展让她迅速成长并走向成熟,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教育风格,广受社会的好评。

2003 年,王老师调到中职技校,接手了高二年级三个班的教学任务和一个计算机班的班主任。一周 18 节的会考科目教学,班级班风和学风和初中有天壤之别。教学任务和教育对象的变化,让她有点措手不及,但他没有退却。

女儿只有2岁,牙牙学语的阶段最需要母亲的关爱和关心,如何协调?没有分身术,那就只有拼命学习和适应。女儿必须好好照顾,学生必须尽心尽职带好,这一年,她的付出常人难以想象。一年后,她所带的职高班学风和班风有了突破性的变化,很多学生顺利升入高职院校。

20042007 年开始着手带艺术普高班,参加全日制普通高考,涉及高考目标的达成。教学任务重且担任班主任,同样是边学习边教学,至2006 年下半学期,更是突破性的出任两个班级的班主任。两个班级,文科和理科,除了协调专业的学习,教学内容不同,教学要求不同。这种变化带给她强大压力的同时更是锻炼了她的能力,

即使在 2007 年这个很特殊的年份,她仍旧努力工作且成绩突出,两个班的学生全部升入高一级院校,甚至有学生考取浙江理工大,中国美院等一类院校,一点也不亚于普校的学生。

同时,这一年,她带的班级参加临安市及杭州市数学竞赛,均获得团体一等奖的好成绩,去杭州参赛的五人全部获奖,并且团体名次位居一等奖前列,这是中职从未有过的好成绩,同时使她获得杭州市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其实,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老师一直坚持 学习一些名师提倡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曾是周邦祥老师带领下的“引探教学法” 的实践小组成员,尽管实验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却让王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产生了质的飞跃,为她以后进行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的课程改革犹如一缕春风吹向大地,调入临中的老师更是主动积极地投身课改,争做新课改的先锋,在教学中积极倡导新课改,实践新课改。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风格,她的课堂轻松有序,她的教态得体大方,她的表达清晰条理,和学生互动和谐风趣,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氛围和反馈,都得到了同行的肯定,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佩服。

在醉心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同时,她还潜心于数学学科教育研究,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积极撰写论文以 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总体素质。

2010年的 6 月,对王老师所带的临安中学310 班来说,算是丰收的一个月,这个班级除了取得过各类校级活动的第一名之外,更是获得了杭州市先进班集体、杭州市先进班团支部的荣誉称号,五项竞赛全校第一,高考上重点人数位居平行班第一。

现在,老师已经能够很从容的当着班主任,教好她的数学。她的班主任学生评价是最满意的,她的数学课堂学生满意率也是100% 的。她的个性教学和教育,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有了系统的目标定位,有了稳定且能经受变化的体制管理。这些,使她更从容自信地去面对以后的教育教学。

在细微处体现价值

一名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变化,只有变化才会有新的挑战、新的要求,才会促使其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除了她自身的不断成长、成熟及到最后的有效性个性教学教育,除了那些取得的那些成绩,她还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向更高层次的称号靠拢。

20075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顺利评为中学高级教师,2009年成为临安市名师培养对象,2010 年更是获得了临安市“ 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王老师不仅教学工作出色,更是能够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言传身教,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不管有什么问题总喜欢找她,而她总是耐心地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

刚参加工作时,老师曾因发动全校同学为一父母双亡,靠小叔抚养,家庭十分贫困的学生捐款而得到社会的好评,民风淳朴的村民还用大红纸张写了感谢信并张贴于校园。

曾有一学生因早恋而出走,老师半夜出动,找到该生并把他带回家。并且 以朋友的身份多次长时间交谈,谈自己坎坷的经历,谈青年的理想,谈孝敬谈人生谈价值,鼓励他珍惜青春年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学好知识,放眼未来,踏入高校,开发眼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位同学在王 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转变了思想,不断振作,认真学习,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最终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出乎意料的成绩,全家喜出望外。

这样的事例太多,她本人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很琐碎,很细小,不值得宣扬。每一位老师都是无私的,善良的,但是,正是这些细微的付出,才使得我们的孩子健康而积极的成长,让我们的每一位家长放心和舒心。这种价值,岂能用金钱来衡量?

今年的高考结束了,可是老师依然非常忙碌,因为她要为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作好指导。她还在她的空间为她班里毕业的学生们发了最后一条短信:我亲爱的孩子们,高考已经过去,你的人生路有了新的开始,我在此诚挚的祝福你们。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采访老师以后,我的心里涌动着一份感动。我想,正因有了一大批像老师一样努力践行着临安教育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对临安学子负责,对临安未来负责”的优秀教师,临安教育才有无限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