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是不是世界末日,现在还无法确定;2010是动荡之年,这一点已是板上钉钉。从地壳到政局,处处动荡:泰国红衫军从“围城”转为“闹城”,然后发展到暴力冲突乃至交火,帅哥总理阿披实焦头烂额;与外国投资者签署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开采协议不过几个月,外蒙古居民就为分配尚在纸面上的收益闹将起来,首府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车臣恐怖主义分子卷土重来,莫斯科地铁和外高加索印古什共和国连续发生爆炸案,俄罗斯全国沉浸在悲痛和愤怒之中;波兰总统与一批军政高官坠机,俄波关系面临意外冲击……但这一切都赶不上西域山国吉尔吉斯斯坦变局那样惊心动魄:几乎没有任何先兆就爆发了激烈的政治冲突,从6日外省州府冲突爆发到7日午夜反对派占领总统府、总统巴基耶夫仓皇南逃,历时不过一天,政权便告易手。
虽然全国主要城市街头的武装抢劫还在持续,虽然枪声仍然此起彼伏,但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的临时政府已经控制了大局,而新临时政府的亲俄色彩也很快体现了出来,西方国家政府虽然尚未公开指责俄罗斯策划实施了这场剧变,但已经借助某些手眼通天的西方媒体间接把话挑明,敲打俄罗斯;某些吉尔吉斯斯坦政界人士对俄罗斯在此次政变中的角色更是直言不讳。而这一惊世变局不仅必然会对中亚西亚的大国博弈产生深刻影响,还会进而波及大宗初级产品、特别是能源市场。
众所周知,石油开发是全世界最政治化的产业之一,国际政治、军事局势的变动常常左右行情变化。那么,目前威胁国际石油市场最大的潜在风险是什么?是美国与伊朗之间有着深刻根源的矛盾冲突可能空前升级,以至于演变成为真枪实弹的战争;而吉尔吉斯斯坦剧变将显著改变美国军事部署的可行性,降低美军进攻伊朗的几率。
伊朗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石油生产大国,2007年原油产量2.0018亿吨,仅次于俄罗斯(4.9004亿吨)、沙特阿拉伯(4.4068亿吨)、美国(3.4217亿吨),名列世界第四。由于国内没有东亚国家那样发达的制造业,石油产量中出口比例较高,在世界石油输出国中排名还高于产量排名。这样一个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倘若陷入战乱,世界石油市场将发生何种混乱,可想而知。
二战之后,在美国驻伊朗大使乔治·阿林率美国军事顾问的全力支持和直接指挥下,伊朗巴列维王朝方才得以扑灭库尔德和阿塞拜疆两个自治政府,一统伊朗江山;其后又几次依靠美国支持镇压反对派,坐稳王位。自从1978年末、1979年初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以来,美国与伊朗关系一直不睦,伊朗独立自主的倾向与美国控制中东的企图之间发生了根本性的矛盾,近两年又因为伊朗核问题而空前激化。近几个月来,美国除了频频开展外交穿梭力图孤立伊朗之外,美军在阿富汗的某些部署似乎也不是针对塔利班,不少人猜测是在为攻打伊朗做准备。
然而,美军要取道阿富汗进攻伊朗,前提是必须为阿富汗美军建立稳固的后勤,这一点恰恰是美军的软肋。阿富汗美军仍然深陷泥潭,以至于塔利班军费的主要来源之一竟然是五角大楼,因为几乎所有给驻阿美军运送补给的车队都必须向塔利班交纳买路钱,而美国一手扶植的卡尔扎伊又日益与美国离心,甚至传出了“外国势力再逼迫我,我就加入塔利班”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吉尔吉斯斯坦变局导致驻阿美军北方补给线被切断,阿富汗战争将如何演变?驻阿美军还能攻打伊朗吗?
从全世界角度来看,假如吉尔吉斯斯坦变局导致美国进攻伊朗计划流产,那就不啻是以较小的政变为代价避免了较大的战争。但不管这场政变背后是哪个大国的影子,我们希望和平稳定尽快降临这个据说是汉将李陵后人的民族,这个据此曾向大唐皇帝认亲的民族,这块据称是李白出生的土地,希望这里的华商平安度过动乱。
吉尔吉斯斯坦政变或有助于稳定能源价格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