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江淮汽车与天津正道正式签署《框架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就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合作。
此次合作意味着仰融庞大的美中两地造车计划在中国内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合资协议的签署还意味着仰融的“二次出山”得到了安徽省政府甚至国家相关部门的首肯。仰融与中国政府之间的“纠结”有望划上一个句号。
仰融曾任华晨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于2002年5月悄然赴美与已经定居美国洛杉矶市的妻子相聚。此后不久,辽宁省检察院即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仰融。华晨中国的资产也被收归国有。
2001年因成功缔造中华轿车而当选为中国经济界十大风云人物,头项沈阳市“荣誉市民”光环的仰融转眼间成了逃亡海外的经济犯罪嫌疑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仰融随后在美国与辽宁省政府打起了轰动一时的跨国官司,但没过多久就停止了这场获胜机会渺茫的诉讼。
经八年蛰伏,仰融决定重拾自己当年未竟的汽车制造和金融业,经过数年的研究和策划,抛出了一个中美两地联手制造以天然气燃料为主的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的庞大计划: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成300万辆产能的生产基地;在中国投资超过600亿元,建成300万套发动机总成和100万辆整车生产基地。
目前仰融正在美国阿拉巴马州鲍德温郡贝米内特市积极筹备一个3000英亩的新车组装厂;与此同时,他旗下的天津正道也刚刚找到了国内的合作伙伴—安徽江淮汽车,双方将启动一个总投资达3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
业内人士认为,省级政府机构对于“江淮正道汽车”的合资认可极有可能说明该合资项目已经取得国家发改委的默许。天津正道的董事长就是仰融。如果国家部门和省政府认为仰融是在逃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犯,则江淮正道不可能获得审批。
根据国际法和中国法律规定,一个长达8年的省级逮捕令很可能已经失去了法律时效。另外,根据仰融自述,经过长达八年的调查取证,似乎相关政府机构没有拿出仰融经济犯罪的任何凭证。
也许不久的将来,仰融可以结束他的“流亡”生活,重返中国。 (曹晓芳译自英文原稿)
(本文原刊于中国汽车要闻Vol.4 No.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