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改革共识”的必然逻辑


  谈谈“改革共识”的必然逻辑

  -----从“编辑个人喜好”的价值判断标准、价值目标追求问题谈开去

  田忠国

  “编辑个人喜好”是个价值判断标准、价值目标追求问题。价值判断标准是由个人的立场观点所决定的。从逻辑上说,没有价值判断标准的个人(当然包括编辑)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价值判断标准就等于没有好坏是非,也没有人生的价值座标。但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也不同,同理,由于价值标准的不同,对于同一件事物,也即好坏是非,也会有不同的结论。由此可知,编辑的个人喜好代表的是媒体人的价值取向。多数编辑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一家媒体的价值目标追求。因此,没有价值目标追求的媒体是不存在的。所谓舆论导向,其意义就在于此。

  也因此,网友们有不同意见,实属正常。

  但关键问题是网友如何对待不同意见。完全否定对方意见是对对方利益诉求的否定。但利益诉求天然的具有合理与不合理双重性质,这就需要一个价值标准。大多数人共同遵循或追求的价值标准,应为一个社会统一的价值标准。遵循大多数人共同遵循或追求的价值标准,应是一个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理性。但由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阶级冲突日亦加重,阶级的价值标准矛盾、冲突也在所难免。所以,现在谈统一的价值标准,根本不可能了。

  由是观之,中国应在消除阶级矛盾(形成阶级矛盾的关键是经济制度)的同时,搞好舆论导向就成了所有媒体人的共同责任。而舆论导向具有三层含意:一是探索阶级矛盾的根源,并探索消除阶级矛盾的最佳方案,同时引导社会努力解决。二是引导、开发社会探讨解决问题的社会智慧。三是引导社会建立解决问题的社会理性。但是有一点必须进一步说明,解决问题的前提是直面现实,同时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晚年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系统观照、分析现实,才可能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掩盖客观事实,或者歪曲毛泽东思想,借以推销剥削压迫就是中国的先进代表。

  潘雍先生在“中美世纪对决,美国将不战而胜?”一文中明确指出:

  “在内心深处,妥协派希望中国成为美国的一个州,或建立"中美国",因为他们自以为在此情况下,他们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仅能得到保护,而且还会得到扩大。至于由此将造成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的严重损害,对广大人民的深重伤害,他们是懒得加以考虑了。这是一种出卖行径,但他们会给出一个动听的名称,叫"双赢",就像当年"汪伪集团"对他们向日寇投降的叛国罪行,叫作"曲线救国"一样。”潘先生的痛斥,证明中国的阶级矛盾,已同美国统治阶级同步互动了。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最大的隐患:不战自垮。

  不战自垮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在于,有人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期发展论,也即,封建主义代表了奴隶社会的先进方向,资本主义代表了封建社会的先进方向,因此得出发展资本主义代表了中国的先进方向的结论。有人透露说,这是党内改革共识(不知道这个所谓改革共识是真是假,但中国的社会现象似乎证明改革共识是真的),因为,在某些人看来,这个共识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反之,都是唯心主义的。如果这个改革共识是真的,改革共识的必然逻辑是:

  中国前三十年的历史是错误的。

  同理,中国革命历史也同样是错误的。

  换言之,捍卫毛泽东思想、捍卫社会主义、捍卫中共党史的客观性是错误的,而否定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歪曲丑化中共党史,倡导资产阶级民主和推动殖民式资本主义却是正确的。有人可能说,我们的本意不是这样的,但本意不能证明逻辑的证明,逻辑的证明同样也不代表客观的逻辑。因此,逻辑是理性的载体,理性是逻辑的再现。但社会科学的逻辑,往往以阶级的价值标准为支点。离开特定的阶级价值标准和特定的历史时期,其逻辑就不复存在。

  因此,我们认为,解决问题必须从导致必然逻辑的源头做起,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我们可以断言,如果中国继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不向必然逻辑的源头开刀,中国唯有一条路是逻辑的必然:恢复剥削压迫的社会制度,最终导致亡党亡国。当然,对于那些蜕变分子来说,比如说那个所谓的“改革共识”,亡党亡国并不可怕,或者说,正合吾意。

  但中国的现实问题是,只有真正的共产党才能领导我们这个有十三亿人口的社会,而现在又偏偏被资本家和蜕变分子占居着这个党的很多很重要的职位,而且,他们往往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比如说那个“改革共识”,一边革着劳动大众的命,一边说革劳动大众的命代表了中国发展的先进方向,而且,有人还说,只有这样的“普世价值”能够救中国。

  当然,他们把市场经济,也就是革劳动大众命的经济制度,称之为为中国后三十年,创造了五千年从未有过的辉煌成就,并且,又以劳动大众利益代言人的面目示人,这就像一些街头流氓一样,一边剥你的皮抽你的筋一边说剥皮抽筋是为了你好。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否定后三十年的“成就”,但是,革劳动大众命“成就”最大的问题是革了劳动大众命,如果不革劳动大众的命,后三十年的成就或许比现在的成就大得多。

  不过,我们发现,坚持革劳动大众命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的先生们,往往给人一个诱人的糖豆---票选---票选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劳动大众要拥有社会制度选择权、决定权。但是很显然,“民主”派的本意并非如此,而是把劳动大众捆绑在被剥削压迫制度的大车上,让你票选剥削压迫你的“优秀分子”。

  我们常常感叹,主流精英缺少良知,专门通过杜撰历史的手段否定中国革命和前三十年的建设历史,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而且,官位越高、权力越大的人越是这样,比如说李锐、胡某某,以至今天不反毛的文章,那怕上可以治国平天下、下可以激活全民共同创造潜力的理论文章,都无法进入主流媒体。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或许无不困惑今天的中国怎么了?我们认为,一切的一切都源于那个“改革共识”:

  革劳动大众的命。

  但问题是,劳动大众会永远接受被革命的命运吗?我看未必,因为,这里罢工,那里爆炸,似乎向世界宣布:革劳动大众命的人,也快被劳动大众革命了。或许,主流精英认为,他们把剥削压迫制度完善了就好了,劳动大众就得老老实实的了,但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向往。

  20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