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袅袅时有福临门食用油,觥筹交错间有长城葡萄酒,午后惬意时有金帝巧克力,挥汗如雨后有悦活饮料……
——这就是中粮勾勒的健康浮世绘。去年,中粮以“产业链 好产品”为主线,在探索中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丁磊养猪的案例,全程监控除了有饲养的体验之外,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公开透明。当炸鸡有苏丹红,炒菜用地沟油,牛奶催生性早熟的事件发生时,食品安全成了拷问人心的字眼。从田间到餐桌,究竟要经过多少环节,才能保证健康安全,这是百姓关心的问题。但从中粮的角度,它们正在探索一个更好的方式,让百姓可以对“吃”放心。全产业链模式无疑是最佳选择。一方面,它保证了点对点的食品供应,产地限定、加工全程零添加、产品信息全程可追溯、支持生态农业。另一方面,它还包含了资源整合、品牌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的深层含义。
中粮认为,全产业链不是一件独立的事情,它是一个系统,一个工程,而且最终也会形成一种企业文化。这种看似乌托邦的构想,从去年开始以“6号文”的形式贯穿中粮上下。全产业链模式说到底,就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环节全程覆盖。截至目前,“从田间,到餐桌”的产品已经多达近20个品类。为此,中粮接连收购了万威客、蒙牛、五谷道场,而且还在天津、江苏东台、湖北武汉等地建设生猪养殖基地。
最重要的是,中粮于去年创立了“我买网”。这个专业食品B2C网站的出现,将在中粮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至今日,我买网一周岁了。目前,网站销售的食品已几千余种,并且它们不仅仅来自中粮。这种开放性平台,无疑会吸引更多的产品进入电子商务渠道,从而帮助中粮打通终端销售的任督二脉。由于我买网的产品线丰富,消费群体广泛,因此在世界杯期间曾创造了非常好的销售业绩。我买网与新浪合作推出的“囤粮”活动,以互动营销的理念突出了我买网的产品特点。用户通过“建粮仓”、“攒粮票”、“赢口粮”三个任务,就能获得抽取囤粮大奖的机会。而奖品刚好覆盖了我买网的产品。同时,网友领奖时需要在我买网注册,这也实现了官网导流和促进销售的任务。据我买网总结数据显示,其中参与“囤粮”活动得到50元团购卡的网友,兑换张数为1672,实际使用张数为1284,同时产生额外订单306份,二次消费总额6187.55元。而参与“囤粮”用户数量则超过100万,有2500位网友体验到了我买网的服务。
对于一个刚刚建立一年的B2C平台而言,首战告捷的意义在于精准的投放效果确立了行业内的良好口碑。对于全产业链的贡献在于,互联网平台具有更加完备的流程监控体系,对于营销的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点击率、转化率、销售额予以跟踪,并及时获得反馈。
我买网依托于中粮,但并不局限于中粮。其定位也是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安全的食品购物网站,而并非单纯做中粮产品的销售网站。这一点,就避免了闭关狭隘和门户之见。从淘宝网开始,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向用户普及网上购物的诸多便利。然而,真正专业涉及饮食方面的专业网站,我买网应该是填补了空白。而且网站上所列出的休闲食品、粮油、冲调品、饼干蛋糕、婴幼食品、果汁饮料、酒类、茶叶、调味品、方便食品和早餐食品等,都带有“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对于学生族和白领族而言,以这种方式购买心仪食品,既放心又便捷。
在未来发展中,我买网更容易践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理念。因为它更容易收集到第一手的用户消费信息。通过分析其购买行为,区分不同类型人群的购买习惯。依据此结果,可以对销售进行调整,对产品进行创新。或许,还将催生DIY的个性定制服务模式。网络平台节省了诸多环节、诸多成本,使得悦活这类的新产品可以快速上市,互动营销效果明显。在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和人气后,我买网的广告客户和赞助商将会增多,很多国外的食品企业需要在国内打开市场,必然会选择网络销售平台进行推广,而这无疑为我买网带来了新的商机。我买网不仅代表了中粮持续创新、保持活力的新形象,更将成为13亿中国人提供最安全、最丰富、最便宜、最便捷的食品及其服务。这是使命,是愿景,更是中粮完善食品产业链的终极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