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不休?研判下周行情的三个关键点


跌跌不休?研判下周行情的三个关键点

波动是股指的精髓,而当市场处于区间震荡状态的时候,波动指标KDJ往往就成为研判涨跌的最好方法。八月的大盘看起来依然强势,但我们仔细观察月线,却发现与七月近10%(上证综指)的涨幅相比,八月到目前为止仅仅是收出了一根十字星,涨幅仅仅0.64%,这就表明从更长的周期来看,股指已经进入平盘震荡状态以积蓄力量冲破上方压力(目前至少肯定是不足以胜任的)。到目前为止,八月的上证指数基本就是维持在2600-2700点的区间进行来回震荡,当指数处于区间底,波动指标也处于超卖底部的时候,我们要勇于看“涨”,譬如笔者在8月12日的收评《跌破下沿仍不必全线悲观》,以及后一日所阐述的“下周市场有望重回盘升”;反过来,当指数和KDJ同步“冲顶”的时候,我们也要敢于充当“乌鸦嘴”,把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虽然周三市场仅仅小跌,周四市场发力冲高,但周五市场终于禁不住压力而回落,根据“双顶原则”,其实这样的下跌早在预料之中。

  以上算是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中午所说的“引发下跌只需要一个理由”,因为笔者一再强调过,目前大盘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技术面的超级阻力(按照李双薇女士的说法,阻力到底有多严重?它=左肩的解套盘+短线的获利盘+市场看空力量,笔者认为还要加上2700点以上沉重的历史套牢盘,尤其是权重股的压力一定是非常难以克服的)已经放在眼前,就看市场能否克服冲动,是非得撞一下南墙撞到满头包再回头还是抢先回头吸引做空力量先行出动,进而平摊筹码成本,化解上涨的难度。结果在周四市场选择了前者,那既然非要体现的如此亢奋,所引发的后果也只要“自己承担”了。在早盘低开低走弱势下跌之后,午后市场维持震荡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不堪重负引发放量跳水,这其实都是在“还”前期不好好调整的“债”。

  之所以说是“还债”,是因为今天领跌的板块医药,化工包括部分中小盘消费股(洋河股份,黑牛食品等)都是筑短期底后一直上涨几乎没有做过调整的板块,部分品种如片仔癀更是几乎不回头式的创出了历史新高,此类个股积蓄的做空力量一旦集体爆发是相当惊人的,而个股是大盘的基石,当本来就找不到太多涨升个股的时候(权重股的异动其实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又有下跌力量,大盘拿什么来涨?技术面的强劲阻力能够引发连环做空效应,这是我们必须应该认识到的。至于什么调控忧虑期再现,美股下跌,最后交割日之类的“利空”,如果我们说这些是影响今天资金出逃如此坚决的因素,那还算正确,如果非要说这是引发跳水的本因甚至“两大原因”,那显然是武断甚至愚蠢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既然已经强调了三季度乃至四季度是“保增长”阶段,政策新调控措施很可能出于空白期,为何还要忧虑“已经存在的调控”?回到市场本身,今天地产股走势一般,但绝不是领跌主力,万科甚至仅仅小跌,钢铁股甚至有一家涨停(首钢股份),银行股表现也强于大盘(下跌的主力是券商股),这些调控漩涡中心的品种都不跌,有什么理由说今天大盘的下跌是因为“忧虑调控”所引起的?反而,今天领跌的板块除了受大宗商品价格跳水所拖累的大资源股(有色,煤炭)之外,是有利好消息出现的医药股(鉴于临床实际使用需要,国家将抓紧出台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大医院版,适当扩大基本药物目录范围),这还不能说明技术面的“超买”在此时处于决定性因素么?

  因此,研判“超买”是否能够解除是八月下旬股指走势的一个关键点,仍然以沪指为例,KDJ的造顶和MACD的翻绿均刚刚开始,因此日线级别的调整恐将维持;从周线角度看,本周大盘是收出了标准的探头上影线周阳,多方明知道120周线天堑不可为仍要发力攻之,终于付出了鲁莽的代价,周KDJ的背离和筑顶迹象同样明显,因此下周股指伴随着周均线的继续走低,收出调整的周阴线将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几乎不可能突破);月线角度其实就是周线角度的“压缩版”,面对上方的重重压力,指数连突破30月线都没有信心,更别提其他更远的了。此处震荡解除超买解除的好,行情将还能够延续,股指将呈现稳健攀升,若多方仍然强行消耗元气,那无疑于自行缩短反弹进程。

赚钱不能等,金股人人爱!如果想获得这只有望短期受益达100%的金股,股票实盘操作QQ:39040068(谢绝个股点评)==投资专线:0571-65112178手机:13750853289 王富华

  还有两个关键点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权重股在本周四“莫名”走强之后,是否会有进一步的表现,因为观察昨天的公开信息以及大单进出资料,可以看出蓝筹股在昨天的启动是有机构参与的,机构想借由二股的发威来推动指数走出向上突破的行情,虽然目前来看是失败的,但既然有大资金介入,一日游的可能性应该不大,观察后续的发展以及二股启动是否会导致八股“跷跷板”效应,甚至是引发接近前期高点的中小板综指的跳水;二是市场能否在多日震荡后遴选出新的龙头板块引领大盘攀升,其实这和第一点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如果纯粹由蓝筹股带动市场,多半资金是难以接受的,在地产消费资源都启动之后,谁来执下一阶段的“牛耳”,值得留意,至少大秦铁路的表现告诉我们,只要业绩出色,估值处于低端,就一定会有走出盘局的机会。至于均线跌没跌破,量能足不足够,笔者认为只要解决了前面几个问题,这些都不会成为“障碍”,在没有彻底跌穿2600点之前,我们没必要把行情看的太空(当然更不要亢奋到说还能冲多高),视为震荡走势应该是最客观的。而这样的走势最适合的手法就是根据顶底原则(第一段就已经说过)高抛低吸,而不是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