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看门道--点评围棋转播




  一、 围棋转播的主持人,应该是懂得围棋的。它不是一般的文娱节目,主持人的语

  言与围棋不搭界,有没有主持人又有何妨。

  二、 围棋转播的导播更应该是懂围棋的,在现在的转播中,常常发生声画脱节的现象

  。往往讲解者的声音在解说棋局的变化, 观众却看不到大棋盘, 什麽这儿打, 那儿虎,

  这儿接,那儿长,这儿拐,那儿镇,等等,等等,观众根本不知道那儿跟那儿,眼里只能看没什

  么动静的对局者或裁判;当讲解者在侃侃而谈掌故轶事时,电视画面却久久停留在挡着大

  棋盘的讲解者身上。总之,导播好像并不知观众在想什么,也不了解棋局的进展,总是不能

  切换到观众想看的画面。

  三、 讲解者也总把握不好讲解的节奏,十多年的转播,每一次都是前松后紧,前面有

  不少废话,到后面草草收场。大约讲棋者都是棋坛高手,认为官子阶段变化少,不值得多费

  口舌。但围棋观众水平参差不齐,更何况既看比赛,就想看个有头有尾.所以,还是掌握好

  节奏,完整讲解为好。

  四、 最让观众受不了的是,眼看棋局即将结束,却被告知,转播的时间已到,比赛的最

  后结果请看体育新闻。现场直播被腰斩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没完没了的广告, 广告之后

  还有肯定是观众当时并不感兴趣的"请您欣赏"之类。在其它的的体育直播节目中也有这

  种情况,观众反响极大,甚至可以说愤怒之极,但电视台对之似乎充耳不闻,我行我素,对直

  播依然腰斩不误。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人就放弃了看直播,真弄不懂电视台这么做图什

  么?

  五、 看围棋转播的观众多数是懂一点围棋的,是要看一点门道的。现在在大盘前讲

  棋的,虽都是专业高手,但却未必是讲棋高手。以前,王汝南,华以刚就算不错。但现已脱

  离一线,讲起棋来,失了底气,一句"他们比我高明"就带过去了。究竟是妙手还是疑问手,

  是胜负手还是败招, 正需讲棋人点评,他们却不置可否。其他如刘小光,郑弘,常昊,卲伟

  刚,汪见虹, 何疤 更是等而下之,语言无味,点评亦无出彩之处。

  赛后评棋,首推王元。就象细心备课的教师,王元讲棋深入浅出,用评价教学的术语来

  说,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又抑扬顿挫,妙语连珠。所以,过去的棋道经纬即现在的中国围

  棋报道节目深受观众欢迎。

  但论到现场讲棋,第一高手则非聂卫平莫属。老聂讲棋,气势奔放,个性突出。面对

  棋局,挥洒自如,指点江山,大局在胸.成败优劣,一语中的,妙手就是妙手, 臭棋就是臭棋

  ,佩服则心服口服,批评就毫不留情,即兴发挥时,也不乏妙语。在大棋盘前一站,那种大

  气,无人能比。现在很少见到聂卫平的现场讲棋了,顶尖棋手高规格大赛的决赛尤其是马

  晓春的棋,聂是三缄其口。 但象马晓春与李昌镐的对局那样高水平棋,真不知道除了聂

  卫平还有谁能来讲。

  六、 聂最后一次讲马的棋,是在马晓春获得富士通冠军时。 此后,聂马矛盾公开化

  ,聂就再也没有讲过马的棋了。聂马之间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个人恩怨,媒体没有报道

  ,我们不得而知。但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的,"必有小人拨乱其间", 有一个现在也能在

  电视屏幕看到,常常充当假洋鬼子的人,在马晓春拿了富士通冠军后曾说了一句话,"世界

  冠军的棋,常人怎能看懂", 指责聂在那盘棋的讲解中对马的一手棋的批评。

  对这种恶奴嘴脸,聂卫平肯定火冒三丈,马晓春未免趾高气扬。 此后,报纸评论了聂

  马纷争,聂马翻脸成了中国围棋跌入低谷长达五年之久的发端。 按当时中日韩三国围棋

  的状况,聂马联手,七小龙翻江倒海,俞刘曹设帐授徒,中国围棋正可以在压倒日本之后,

  再挑翻韩国 独领风骚。

  事与愿违,人算不如天算,聂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分手了 ,而中国围棋也就此

  一个筋斗从天上翻到了地下。本来中国围棋甚至聂马个人可以君临天下的局面就此葬送

  了。 此后五年间,中国围棋的战绩乏善可陈,在中日韩三国演义中,象偏于一隅的蜀汉,失

  了荆州后,尽管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均无功而返。

  直到今年,俞斌奇迹般地战胜刘昌赫,夺得LG杯冠军,似乎令人看到了中国围棋复苏的

  希望。但常昊今年以来的失态,马晓春失手于王立诚,又让人对中国围棋的未来不得不出

  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