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房地产低碳化,为开发企业提供了新技术、新理念的施展机会,也为实现低成本化提供了挑战与机会,为房地产业转型提供了一个契机。因此,近年来,尤其自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后,房地产低碳化,已逐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0年 4月18日,笔者首次将房地产“低碳”区分为“物理低碳”和“生物低碳”。也就是说,房地产低碳,可以分为“物理低碳”和“生物低碳”两个不同层级,“生物低碳”是超越于“物理低碳”的高级“低碳”,是真正意义上的“低碳”。
“物理低碳”,是指在房屋设计及建造上,主要依赖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如砖料、保温材料等)、建筑技术或设备(如隔热技术、地源热泵等),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其效果如何,则直接取决于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材料性能、建筑技术或设备功能。由于“物理低碳”楼盘没有构建或形成生态系统,其“低碳值”属于物理性“死值”,随着房屋使用时间的增长,“低碳值”可能会逐步降低。
“生物低碳”,是指在房屋设计及建造上,除通过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或设备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外,更建设或培养、维护了一个活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形成了有效的生物链。“生物低碳”的“低碳值”,除物理性“死值”外,还有生物性“活值”。随着房屋使用时间的增长,在对冲掉物理性“死值”可能性降低后,“生物低碳”楼盘的“低碳值”,还可能会增加。
楼盘要做到“生物低碳”,必须具备足够的水域和植物系统基础,在“物理低碳”基础上采用生物技术将“低碳”升级。而且,水域,必须是全季节性的,有足够的面积和足够的深度。然后,在水的基础上,楼盘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地面留空,良好的植被。应合理搭配种植多种植物应,不能过多种植秋冬落叶植物,最好能在不同季节确保有“绿色”,以免出现生态系统不健全或季节性偏差。植物(植被)不但能制造氧气,还能与作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命基础的水域共同养育、维持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确保生物链的完整性。
在楼盘小区中建立起有效生物链的生态系统,在冬季能阻隔冷风寒流,在夏季能降低楼盘小区的温度,降低沙土灰尘随风飘飞的可能性,还能全季节性地阻隔部分自小区外飘飞而来的沙土灰尘,吸收部分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提高氧含量。而且,由于生物链作用,生态系统不但在内形成生物循环,而且可以对楼盘小区内的垃圾、废弃物等具有一定的消化、分解作用,使楼盘小区维持一个良好的环保环境。
由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链作用,节能环保值是“活值”。一般来说,如果维护得好,植物系统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成长得越来越好,“生物低碳”的“低碳值”很可能越来越增大。楼盘真正做到了“生物低碳”,就能真正做到可持久、低使用成本的节能、环保,就会增值,消费者的购买价值也会增大。此外,房地产“生物低碳”是比“物理低碳”更为高级的“低碳”之说还体现在,有时候,“物理低碳”往往会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而使得成本不定,而“生物低碳”则相比而言是微乎其微的。
从目前来看,那些在低碳方面有所实际行动的楼盘中,基本上只是做到了“物理低碳”,并没有做到“生物低碳”。笔者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楼盘将从“物理低碳”向“生物低碳”升级、进化,因为只有“生物低碳”的楼盘或才是真正最有购买价值的楼盘。
[联系作者陈真诚:QQ622000544,电话18975123407,限土地交易与项目投融资等工作联系,请注明具体事宜。有关土地交易与项目投融资供求信息资料,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欢迎加入QQ群“财经地产专家媒体”(群号73150637):限公开出版或播出的媒体记者、编辑加入。实名制,申请加入者请注明个人姓名和单位名,以便放行。]
阅读推荐:
“行业意见领袖”背后的故事
见底论是个伪命题
中小开发商或将死掉一批
立法禁止炒房不现实
别让楼市数据成说谎工具
打击空置须用重典
有些闲置土地囤积了17年
大量房屋空置是一个恶性毒瘤
地王渐成烫手山芋
大量空置房或逼出空房税
别让统计数据沦为愚民工具
房屋高空置潜伏房地产危机
老地王或将遭遇两难尴尬
金融调控再从紧 先降价者多受益
地王或将迎来真正苦日子
政府应积极支持生物低碳地产开发
房地产低碳化任重道远
低碳地产有望产业化 目前仍处概念炒作
民间融资成本大涨年利率最高达96%
房市别再奢望政府救市
中国房地产泡沫没有破灭
房地产调控会否再陷囚徒困境
松动三套房贷影响不了房市大势
低碳地产应当领衔低碳经济
人民币升值不改房价下调大势
国土部长断言房价下降底气何在
房租炒作将是昙花一现
房租炒作的原因分析
警惕地产“低碳”被滥用
物理低碳不是真正的低碳
开征空房税打击房租上涨炒作
2010年下半年房地产走势分析
通胀下负利率对冲房地产调控政策
此前预测房价下降三成已显保守
房地产已进入买方市场
生物低碳已被楼盘用作营销噱头
生物低碳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价值
低碳房:住宅新趋势or促销噱头
是否低碳与房屋面积关系不大
地产“低碳”被滥用
地产低碳不能设下使用成本陷阱
新住宅运动不能作为涨价理由
房市抄底说是在有意误导市场
清算土地增值税难抑房价
下半年房价或将明显下降
房价面临双重打击
税收调控政策为何悬而未决
万科等开发巨头将掀降价大潮
房价下行动力不只来自房产税
物业税作茧自缚房产税不得不征
开发商不降价的秘密
房地产调控岂能是短命儿戏
不让房价下降相当于富士康激励跳楼
新政满月论暗藏房市阴谋
地方开始托市阻止房价下降
暂缓开征物业税
地产股误读总理讲话难继续飙红
房地产调控最大悬念
房价下降楼市泡沫依然堪忧
房市调控或出现水中挤海绵现象
万科等或成降价后起之秀
开征物业税新预兆
揭穿开发商的低碳谎言
警惕房地产调控次生灾害
央行再抽血致股市房价速跌
调控避伤房企炒房大限来了
会否因新金融危机再救房市
如果女人都走光了…
房价下跌的富人之忧穷人之虑
最严厉调控或致房价调整5年下降超50%
房地产迎来史上最严厉调控
房地产市场中了什么魔咒
2010 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
房价下跌50%房地产也不会崩盘
资源性非民生地产依然值得投资
默认保护地价房价上涨有悖公平正义
八大因素证明土地调控还将加码
投资回报率是道坎
国家经济与百姓生活谁服务谁
浑浊土地市场背后充斥歪门邪学
土地调控将越来越严
房市遭遇退房滞销过剩三难题
警惕银行地产风险互动爆发
中国迪拜风险最高的十地区
地方政府拿走超六成信贷财政负债
房市正上演一场阴谋
生物低碳楼盘或最具购买价值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