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千里大穿越(七)


草原千里大穿越(七)

 

   要来这便来,该走终须走。

   大草原,我们来过了,我们又要走了。带着风,带着尘,带着草编的花帽,带着云一样的自在愉悦。

    今天计划着从将军泡子直接就到大同云冈石窟,按电子导航图,似乎得先到克什克腾旗再走105省道才合适,从地图上看,怎么也是绕一大圈。后来就按照当地人指的路,直接经多伦、正蓝旗、正镶白旗、化德、乌兰察布再上高速奔大同。

    在大草原上开车,怎一个爽字了得。满目所及之处,往往空无人烟。对面没有来车,后无追赶者。只是偶尔路过或碰到的卡车以及类似于我们这样的自驾游的车,才在提示我们并不孤独。

    早已习惯了拥挤的我们,在这样的路上自然撒开了野。草原地势开阔,却也不乏忽高忽低的山坡。草原上的路也是如此,忽忽的前面的小山坡,误以为这就到了天的尽头;开上了土坡,却又是另一个地平线的起点。连多多也忍不住问:“爸爸,我们是不是永远也到不了地平线啊?”妈妈给多多耐心的解释道:“我们开到了你现在看到的地平线,新的地平线就出现了。”人生似乎也如此,永远有新的地平线在等着。

   渐渐地远离乌兰布统的中心,草原也渐渐地失去了平整和开阔,只是沿路的景色仍然让我们享受不已。

   


   一小时后,我们离开了景区的关卡。再开了没多久,眼前的景色就开始了变化。渐渐地草地不在平整,沙地开始出现。我们已穿行在浑善达克沙地的边缘地带。









    两个老男人忍不住下车考察,偶尔一见的水面在萎缩,原有的一些水洼地,如今也只见龟裂的土地。忍不住感慨:草原变沙地,沙地再变成沙漠,原来都是很简单的事。一路上虽然还见到牛群、羊群和马群,但总体上并不是很多,真希望现在能有切实的措施来进行生态恢复。但愿沙地能还原成草原,而不是相反地变成沙漠。


    在内蒙古地界,县级公路很初级,坑坑洼洼已是非常常见了。只是车少,车一不小心就会达到100码。在化德前进入105省道后,那车道简直比高速路还通畅。在进入化德境内的加油站边的小餐馆稍事休息后,多多娘就踊跃的要来开车。

    一路顺畅,在乌兰察布进入G55高速行驶几十公里后,就进入了山西地界。变化最大的就是山西地界的高速公路都已是水泥路了,而不是内蒙的柏油路。众人感叹,山西煤老板有钱啊。山西的地势一开始还有草原的延续性,只是很快就出现了崇山峻岭。

   到下午六点,我们就到了大同。从上午十点将军泡子出发,总计行程650公里(1300里路)。大草原的千里穿越,确实让小朋友和大人们都长了不少见识。大草原都不是肥沃的土地,所以承载不起农业文明,人烟稀少,应该也不能按工业文明般的大发展,否则,草原就会变成沙漠。

   原先出发前,担心人烟稀少,会不会迷失方向而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界。自己亲历后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虽然人烟稀少,时不时还是能见到村镇。而且,一路上手机信号是全覆盖。

   从草原回来后,不光光是小朋友,大朋友更是跃跃欲试想再去草原跃马。带着对草原的怀念,又开始了长远计划,下次可以选择呼伦贝尔草原,或者辉腾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