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成功路》语录摘要


人生而平等,但生而不同;出身不由己,人生属自己。

从经济学观点来看,在这个充满资源稀缺而又好事多多的世界上,赢者通吃或绝对地被剥夺的情况,都是不太容易发生的。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其本身就是一件独特而美好、值得庆幸的事,因此都应该拥有一份感恩戴德、宽容仁慈的心,去看待与你同样幸运地走到一起的人和事。

当代年轻人需要在“改革”与“开放”两个时代特征最显著的进步点上校准自己的历史方位。只要你的心灵是开放的,只要你勇敢地往外走,听从内心深处的自由呼唤去大胆地闯世界,大山阻隔不了你,旷野阻隔不了你,不合理的制度歧视压制不了你,无数艰难困苦吓不退你!

面对有限的外部生存空间和资源条件,你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价值目标,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了,而且尽自己最大限度的主观努力逼近了既定目标,对这个世界施加了最有力的正面影响,对他人产生了最大相对的正面效应。如此,你的人生就算成功,这般,你就是成功人士。

成功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在效果上可能有大有小,但在价值上往往小中见大、大中有小,很难用一个绝对的、外在的、一元化的标准来量度。

其实,如果由外向内思考,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是“一团漆黑”的。遇到艰难困苦,青年人要学会调适自己心态,不要觉得这世上就自己命苦,就你可怜。要知道千千万万的人与你一样,谁都不容易。

在这个熙熙攘攘、喧哗吵闹的世界上,一个人的生命可以说是伟大而又渺小、珍贵而又无比脆弱的,青年人要学会珍爱生命,不仅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也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一个青年人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向生活学习,直面生活而学习,在广阔天地、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

从本质、人性、正义和正常的“真象”来看,劳动或工作的苦与乐、苦难和非苦难,具有很强的主观相对性,而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客观分别,关键在于你持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

成功是内在精神诉求的达成,幸福是自我价值目标的实现。只要有精神追求,人人都能成功;只要能自我超越,个个都有幸福。

如果说“利他主义”是真正的“人化”特征,那么,人类正是在“自利人性”的基础上实现“利他主义的真正人化”的。

待人处世的最精髓要义,其实就是要学会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随时随地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去化解与别人可能有的任何利益矛盾和冲突。

如果说现代人类发展出什么“文明规则”的话,那不是别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早就倡导的“天下主义”文化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尤其是“己所欲,亦不施于人”。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相通,天事地事世间事都是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