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二代”阶层化、低龄化是社会不公加深的表现
随着社会变迁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二代”已经逐渐盛行开来。改革开放以后富起来的人群子女长大成人,形成了独特的群体“富二代”,引起社会的很多关注;官员子女子承父业者有,被称为“官二代”;久居乡村的农民或进城打工者,其子女逐渐也逐渐成长起来,现在中国的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80年以后出生)已经有上亿人,在城市里被称为“农二代”、“穷二代”。“二代”已经成为一个广泛影响的社会现象,并称为影响社会不安和不稳定的社会问题。
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火热,物业税要开征的呼声强烈,房地产贷款门槛提高,不少炒房人开始为子女置办房产,这些年轻人被称为“房二代”。在房价高涨,购房困难的今天,不为购房担忧的“房二代”无疑在刺激着为买房而一筹莫展的刚需们痛苦不已的神经!“房二代”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有这样一些案例,某对独生子女年轻恋人月总收入仅4000多元,有9套房产,为谁出装修费而头疼;某新开盘楼盘购房者多为富二代或者有钱人为其未成年子女所购买;还有更让刚需们受刺激的是,有的人提前20年给孙女办嫁妆。南京还出现了“最小房二代”,2岁女孩拥有400万元别墅。尽管家里已经买了4套房,还买了百家湖一套二手花园别墅,近300平方米,总价在400万元左右,一次性付款。买这套别墅时,妞妞的奶奶坚持说,这套别墅一定要留给妞妞作为将来的嫁妆,房产证上也要是妞妞的名字。一方面是出于资产保值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等到妞妞长大了直接作为嫁妆,也可以增加妞妞的身价地位。
原本希望通过买房实现市民平等权利的刚需们彻底绝望。现在的中国人多资源少,由于婴儿潮频发而引起的“同期群效应”明显。多数人争取少数稀缺资源,群体福利有限导致个体福利减少,从而人与人之间加大。由于“房二代”,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而是更多家庭与社会资源的竞争。一类人希望通过自己打拼,白手起家;而另一类人生下来已是锦衣玉食,房车加身,二者在竞争时所拥有的底气与实力差异明显。这实际上是社会不公加剧的体现,恰恰这类事件也在加剧社会不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社会现实将进一步腐蚀本来已不甚健康的价值观!
社会公平是什么?我们知道世上没有真正的公平,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一定要追求起点的公平,后续的发展靠个人的努力。也就是说,遗传、继承和出身这些“先赋性因素”不应该成为决定个体社会竞争地位的主导因素,后天养成的品德、学习、职业等“自致性”因素应该成为决定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主导因素。这样社会价值观才会公正,个人奋斗更有目标和意义,社会才会更加健康,减少滋生社会问题!(作者孟祥远系城市社会学博士)
连载,未完待续!
请继续关注:
“房二代”之二:“房二代”与丛林社会
“房二代”之三:人口变迁与未来社会的想象
“房二代”之四:“房二代”与继承转让
“房二代”之五:跨代买房与价值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