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男人是财前型,还是里见型?


  极品男人是财前型,还是里见型?

  作者/何奇阳

  告别我团队的伙伴,乘着寂寞的夜色,我急匆匆往家赶。团队里伙伴都是名重一时的人物:他们或是文学博导,正在大学传道授业;或者身价达亿万,正在商务活动中挥洒才智。大家因为缘分与我携手搏击在当下,追寻幸福而功德圆满的人生。每次与伙伴短暂离开,我都失落万分,深厚情谊是我了解生命和热爱生命的动力源。

  深夜到家,翻看《王阳明传》,看了10几页,看会电视来调剂心绪,我却无意看到日本经典电视连续剧《白色巨塔》。

  《白色巨塔》是一部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作品,这里有生命与死亡,成年人的坚持与梦想,良心与道义,责任与倾扎,宿命与报应……她以医院这样一个的特殊的地方为背景,告诉我们在名利面前,人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

    剧中两位男主人公财前五郎和里见修二,同是医学院毕业的同学和好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经过多年辛苦努力成了助教授,下一步目标,就是升任所在科室的教授位置。

  财前是有模有样的精干男子汉,他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好像可以洞穿面前的任何人。

  可是当撕开伪装的自信,财前脆弱、自卑的心灵展现在面前:只有躺在温柔靓丽的情人庆子怀里,才放下面具,诉说着自己真的灵魂。庆子因为贫穷而中断自己的医大学习,为生计当起了酒店的老板娘。

  财前出身在贫苦人家,幼年父亲逝世,与可怜的母亲相依为命。因为母亲的一次重病入院,让他立志成为医生,以拯救更多病人的性命为己任。

    后幸运的被大阪一位医生所收养,入籍“财前”。财前五郎勤奋学习、钻研医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浪速医科大学,并依靠奖学金从医科大学顺利毕业。

    毕业后,财前五郎在浪速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外科一干就是八年。从最基层的医疗工作者晋升到助理教授的职位。而就在本应顺理成章接手即将退位的教授一职时,由于时任第一外科教授东贞藏的嫉妒与排挤,财前五郎面临人生一次不可退却的命运抉择。

     依据东教授的说法,财前是一位虽医术精湛,然而却非学者的教授候选人。虽然辛苦栽培了财前八年,但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东教授力推外地医科大学的医生入主本院接手自己退休后腾出的第一外科教授职位。

     此时的财前,不仅凭借其精湛的医术、广博的医学知识、冷静灵活的临床表现被各大媒体频频曝光显现,在外部有一个广泛的舆论效应,而且就连本院的医护局也群起拥戴之,可谓从内部来说,也有一个坚固的群众基础。

     就在这种人心取向不可抗拒的潮流中,东教授却屡出狠招,不将财前挡在教授职位门外誓不罢休,昔日恩师这般狭隘心理着实令人心寒。

     财前别无选择,只能走上用金钱说话的道路。通过其养父的背地里“沟通”与“搭线”,一条用金钱敲开的“阳光大道”渐渐显现于前,让财前赢得了在教授会上与东教授推荐的候选人“公平投票”的机会。

      并且幸运地以两票微弱优势,战胜对方,摘得第一外科教授这枚金牌。

      财前这一路上,始终表现出的是强烈的自信心和镇定的心理素质。财前无论是在手术台前还是在平日生活中,走路的姿态是那么的雄赳赳气昂昂,双眼果敢的直视前方,笔直的腰杆,展现力道的摔臂,铿锵有力的步伐,此时的他,是一尊不畏困境的战神,即使可能伤痕累累,但嘴角依然挂着那伦蔑视敌人的微笑。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财前的“野心”是想一口气爬到顶,只有这样才能支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听命于我”,完成他的抱负。

      靠医术和金钱的堆积,财前五郎坐上了教授的宝座,就在他要大展拳脚走向“白色巨塔”的“塔尖”的时候,一场医疗官司让他身败名裂,更可笑的是,一直为癌症病人切除肿瘤的他,却被肿瘤夺去了生命。最终这双手抓住的,只是一束过眼云烟。

  财前与里见虽是相互信赖的挚友,但他们对待人生,对待理想的态度截然不同。 比起一心想向上爬的而陷入欲望陷井的财前五郎,里见修二活的从容而自信,尊严而虔诚。 

  里见是小说作者塑造的一位完美医生的典型,不但医术精湛、科研水平突出,而且能够体贴病人,尊重每一位病人。他不畏强权、坚持真理、不求权利,是作者推崇的完美道德人性。

   《白色巨塔》也反映了职业场所里一个个人事圈子。在推荐继任外科教授时,有人就说过:这个过程不是比谁更高尚,而是比谁更卑鄙!

     “在现实面前,是选择‘财前式人生’,还是‘里见式人生’?”这是许多看过该剧的观众不得不讨论的话题。有人说,财前,似神实人而那个怎么也爬不上去的里见,似人实神。

      如果让我选择一种性格和生活方式,我希望做里见,简单生活,执着而真诚地走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