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帮!!!唐山大地震书写别样中国汽车史
看过了《唐山大地震》,我总想写些什么来抒发内心中的感情。影片从一个角度讲述了中国32年的变迁,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汽车贯穿了这部影片的始终。汽车是《唐山大地震》道具的主线,它演绎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的发展之路,可以说片中的汽车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从黄河JN150到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车,《唐山大地震》中出现了不计其数的汽车。这里有导演刻意布置的场景,也有街头拍摄中无意纪录下的片段,有广告的植入,也有不经意间的错误。作为一个汽车爱好者,我简单的说上几句,如有错误,还恳请前辈与专家海涵。
改革开放前:无可奈何的闭门造车

故事开始于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片中出现的第一辆汽车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生产的JN150型黄河牌重型载重卡车。那时候8吨的卡车就已经被称为重型卡车了。按照8吨的载重能力计算,大强、元妮夫妇天大的本事也不会让这车震动起来的,这一点不知道算不算穿帮,其实更多的是个笑点。如今的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已经演变成了中国重汽,也是目前国内一流的重型卡车生产制造企业。
片中出现的第二辆轿车是老上海轿车。当时只有一汽的红旗和上海汽车的上海牌轿车。红旗是配给领导的,上海汽车除了公务车外,也有很多是各大厂矿企业使用。在80年代初上海大众成立以后,这款车渐渐停产。
这组图片中第三张图均为军用车,这是震后不久的一组镜头,按理说应该是34年前的8月。第一辆车是军用越野车,后边分别是军用大巴车和军用卡车。
关于这辆军用越野车的来历有些含糊。长安汽车的前身是一家兵工企业,为了给建国十年大庆献礼,长安汽车开始研制吉普车。在建国的前十年,除了中国一汽外,似乎还没有太多的企业有整车生产能力。此后的10年时间内,中国军队的吉普车绝大多来自长安汽车。60年代末期,由于西南边境的军事环境恶化,国家将长安汽车的军用越野车生产移到了北京,也就是后来北京吉普。鉴于中国当时的经济能力,汽车用上10多年也是很普通的,这辆吉普车是产自长安汽车,还是产自北汽并不得而知。
接下来的客车是用解放货车底盘改装的解放军用客车。后边的一排货车都是“大解放”了,直到改革开放初期,这样的货车还在生产。
这组照片中最后一个出现的是丹东黄海客车,据说是用一汽卡车底盘改装而成。北京公交集团的一位朋友告诉我,这个系列的车直到2003年才从北京的道路上退役。据黄海客车官方网站资料介绍,公司老板84年创业,而故事北京是78年,故此这辆车的使用是冯导的一个穿帮镜头。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来

上图上车是天津大发。天津大发出现于1984年9月底。这款车作为客货两用车曾经风靡中国。还记得90年代北京的,甚至全国的“面的”么,就是这只黄黄的虫子。上图下车是长江750的后三轮摩托车,也许是其他品牌的750ml摩托车,总之这种三轮很普遍。我小时这种车相当普遍,多是一些小商小贩用它拉些货物,我们叫它“三马”。
下图上边红色的面包车是长安小面包车。长安汽车从1984年军转民后开始生产长安面包车,如今长安面包车已经称为国内销量最大的面包车了。下图下是日产(尼桑)的公爵王轿车。这款车直到从1992年才开始在国内大批量进口,不知道80年达末期的唐山怎么会出现这款车子。
90年代的别克GL8和双色出租车

90年代,方家的双胞胎都来到了杭州,一个在读书,一个在打拼。上图红圈内的是长安面包车,前文介绍过,不再赘述。
中图,杭州的街道上居然出现了一款2001年才上市的别克GL8商务车,其实GL8前后的几辆车也是明显的新世纪的设计风格,看来冯到在街头拍的镜头出现了一丝错误。
下图还是在90年代初期的杭州。或许是为了刻意体现医院门口的拍摄环境,又或者是镜头内无意中闯入了一辆救护车,但这款救护车却生在新世纪。我分不清车款车是雪佛兰的救护车车还是奔驰的维亚诺的救护车,但它绝对不是上世纪的产物。冯导,您又错了。
还是在90年代,唐山的街景与杭州并不能同日而语。虽然是这样,但衣锦还乡的方达开着宝马3系还是很神气的来到了唐山。独臂是否能考取驾照暂不讨论,咱继续说车。冯导万万没有想到,上图红圈里的那辆车明显是北京的双色出租车,这种喷绘是从04年才开始使用的。原来北京的设计者是剽窃呀。
中图红圈中是一辆红色的江淮轻卡。江淮的造车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但这款车是从96年开始生产的。与影片的背景同年,不算冯导穿帮。
下图红圈内是捷达王,90年代初期出生。
新世纪:汶川,汶川

宝马贯穿始终,植入吧?东风平头卡车、金杯救护车、考斯特(柯斯达),无需多说。
中联重科多次出现在屏幕之中,更是在汶川地震的感人场景,广告时间吧。你还别说,08年汶川地震期间,中联重科还真没少捐款捐物。顺便感谢一下。
领略更多精彩,尽在姜仁博客!
*特别提示:尾盘、滞销楼盘成功解套专家——姜仁地产机构( www.jiangren.org ),做中国最专业、最诚信、最实效的房地产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