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渝
A股市场起伏震荡,医药板块却成为沪深两市不多的连续飘红的板块之一。实际上,医药指数今年已经持续跑赢大盘。在2010年一季度,医药股延续了2009年末的良好走势,截至
2010年3月25日,医药指数上涨2.7%,同期上证指数下跌8%,而沪深300指数下跌10%。尤其是4月20日以来,医药指数强力反弹,创出1428.05的新高。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医药生物板块以3.58%的涨幅在25个一级行业中居第一位,也是仅有的两个迄今仍保持正收益的板块之一。同期大盘跌幅超过了20%。尤其是在4月份,上证指数下跌7.67%,医药生物却逆市上涨4.08%,在所有行业涨幅中排名第一,且是唯一上涨的板块。
与此同时,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一季度,基金选择了增长确定、不受宏观调控影响的医药、消费行业作为投资布局的重点。在医药板块中,华兰生物、东阿阿胶、中恒集团、华润三九、科华生物、天士力、康美药业等均被基金重点增持。其中,上海医药更是进入了基金一季度的十大重仓股行列。以医药板块中的牛股中恒集团为例,相关研究人士表示,预计中恒集团今年业绩继续有望大幅度增长,一季度每股收益约为0.4元/股-0.5元/股。尽管中恒集团尚未公布2009年年报和2010年一季报,但基金早已重兵潜入。另一基金重仓股华兰生物4月21日发布了2010年一季报并预计2010年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00%-350%。2010年一季度,华兰生物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574元,稀释每股收益0.574元,每股收益(扣除)0.574元,每股净资产5.2元,净资产收益率11.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69%。华兰生物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就包括六家基金。其中,汇添富均衡增长基金、汇添富成长焦点基金等潜伏其中。
医药股之所以容易得到资金的青睐和追捧,主要是因为医药股的行业氛围较为乐观。首先,医药是一个大的消费概念品种,在人口老龄化、对健康长寿的追求使得医药行业的市场容量更趋于乐观。其次,医药行业目前面临新的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如医疗体制改革对大宗药品、基础医疗器械等均会产生新的增量需求;再如新农村合作参保制度的推进,会拓展医药行业400亿元的新容量。第三,医药类上市公司本身处于一个业绩的爆发期。一旦有相关新产品面市,通常都会得到市场认可,业绩的爆发力度也相对乐观。因此,医药股才能在近期得到资金的持续青睐,屡屡出现逆势表现。
医药板块牛股频出,医药基金应运而生。正是基于医药板块极佳的投资潜力, 国内首只汇添富医药保健股票基金应运而生。专注投资于所精选的优秀医药企业,首次将医药保健行业的成长机会与未来前景汇聚在一个基金产品中。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在医药保健方面的投入将不断增加,汇添富医药保健基金精选医药保健行业的优质上市公司,在科学严格管理风险的前提下,谋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基金契约规定投资于该类上市公司股票的资产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中国正逐步步入人口老龄化时期,国人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不断上升、人均用药水平的提高,都将大大增加对于药品消费的需求。而且随着2009年4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公布,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加快,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体系投入的增加将给医药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中国政府推出的新医改方案,大幅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将使更广泛的人群能享受到付得起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刺激药品和医疗设备消费的增长。国际知名医药行业信息咨询公司艾美仕的最新报告称,2011年中国药品市场销售额将超过法国和德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
从需求角度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出现,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医药市场格局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心血管、肿瘤、神经等慢性病药物,将取代过去十年的抗生素,成为医药企业未来最大的利润增长点。“中国医药行业将进入黄金十年。在人口老龄化、医疗改革等背景下,医疗保健行业已经从传统观念上的防御型板块,变成了成长型的朝阳产业。”
从1978-2009的30年中,中国医药卫生总费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7%,占GDP总体上不断增大。2008年,总费用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289亿元,占GDP4.8%,相比于发达国家的7-10%的水平相对偏低。
投资者应深入理解产业政策,将有助于国内首只医药保健股票基金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更具前瞻性和把握更多的投资机会。而普通散户由于对医药板块以及行业把控的专业度,建议可以通过购买该基金以分享医药行业丰厚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