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今年2岁,9月份才上托儿所。然而,一直很疼爱孙女的爷爷奶奶,最近为了妞妞,在百家湖买下一套300平方米的别墅,价值近400万元,并准备在房产证上加上妞妞的名字,作为妞妞将来的嫁妆。只有2岁就有幢400万元别墅的小女孩,也是南京媒体爆出的“南京最小而且最富的房二代”。(《南京日报》8月29日)
连日来,这一则交代不清、语焉不详的新闻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这并不奇怪,即便记者披露的信息再含糊,公众也不会质疑新闻的真实性。大凡有些生活经验的人,大抵都可以从身边、从亲朋好友那里看到听到一些类似的故事,区别只在于程度不同而已。也即是说,冰冷的社会现实随时都在提醒我们,2岁妞妞坐拥400万别墅并不算十分过分。过分的其实是蔓延在社会方方面面、占尽大部分资源的垄断国企,而妞妞的这套别墅也并不完全是爷爷奶奶送的结婚礼物,而是垄断国企送来的大礼包。
其一,别墅事件再度印证了垄断国企的高工资高福利并不是一个传说,而是普惠到每一个人身上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垄断国企的高薪高福利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些年来,有关部门也屡屡以“限涨令”来回应民众的质疑。不过,实际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垄断企业的员工收入照样“一骑绝尘”。这里有一个2008年的数据,据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务决算反映,中央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3387元,占工资总额的7%,其中最高的企业人均福利费支出为4.46万元,占工资总额26%。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此种垄断福利正在有被固化、被扩大的可能。
报道中妞妞“并非大富大贵”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在垄断企业工作,这就意味着,家里边两代人也都享受了垄断企业带来的高工资和高福利。以公众最敏感的房子为例,福利分房一代人一套,不会少于两套;集资房或者其他什么变相的单位团购房等等的,也应该人人有份,依然一代人一套。这样,全家人加起来刚好是报道里提到的4套房。这样轻轻松松就到手的房子,却可能是一个毕业多年的大学生一生奋斗的梦想。可见,垄断企业的高福利,实质是以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共福利为基础的。
其二,别墅事件还告诉我们,垄断企业的高福利是可以代际传承的。爷爷奶奶工作的企业,爸爸妈妈可以继续工作,也就顺理成章地可以继承那里的高工资和高福利。早些时候,计划经济的时候,父母都在一个厂工作,子女还可以“接班”顶替父辈的工作。一个“接班”,十分传神地刻画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怡然自乐。殊不知,世易时移,当初这一套居然在眼下的垄断企业里“香火旺盛”,依然在不断造就越来越低龄化的“房二代”。由此可想,妞妞将来长大了一定也会进入垄断企业,大家一起把这份垄断福利吃到山高水长、吃到绵绵无绝期。
垄断利益可以代际传承,也就意味着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也在进行着代际传承。为一套按揭房全家总动员、几代人拿出积蓄者,传承的可能是努力拼搏以及拼搏后的无望;而童稚之年即置下豪华别墅者,传承的则是衣食无忧的幸福。两相参照,这种社会分层化、利益固化的现实,正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断裂和痛楚。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大的民生所在。目前,高收入的垄断企业已经成为一个特征明显的利益群体。而且,还在试图继续扩大这种共享利益。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丰厚收入,另一方面却是肆意的与民争利,涉及公共产品的垄断国企动辄涨价,石油、天然气、自来水等等涨声一片;遍及百姓生活的垄断国企随意收费,这两天关于银行单方面收取多种费用的质疑也沸沸扬扬。如此情形之下,2岁妞妞与400万别墅的联系,正好成为这个时代理想与现实、群体与群体、公平与正义的纠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