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漫步欧洲(一)


    8月27日,我应邀参加了“欧洲建筑和节能技术考察团”前往欧洲几个城市考察,同行的还有集团副总裁王哲以及华远地产、保利地产、深圳招商局、和记黄埔等几家房地产公司和设计院的领导们。这个考察团我在2007年也参加过一次,此次行程途经的城市都是我向往而未去过的,我带着所有美好的遐想准备出发。

 

    我与王哲在北京启程,去往巴黎的法航坐了满满的人,中国人很多,感觉很亲切。10个小时后到了巴黎,转机到米兰,行程是三个半小时。这个飞机是可以载100多人的小飞机,此时“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我和王哲两个亚裔人,没有发现更亲切的面孔。抵达米兰,又等了两个半小时终于和上海和深圳来的21人会和,到住的地方已是当地时间夜里3点多,真是有些疲惫。

 

    第二天我还是起早出来散步,等到10点还未见有出发的意思,直到11点多,导游才组织出行,我有些无奈。看了一个多小时的建筑,又吃中午饭了,真是体现了当地懒散的习惯,我还真有些不适应,感觉导游也不是专业导游,像也是第一次来带团。


米兰大教堂

    当天下午我们参观了米兰大教堂(Churchof Duomo),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它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参观这个教堂可以拍照,但不能穿无袖和短裤进入,以表示尊重。

 

    导游一直未说几点集合,过了些时候才通知大家集合时间为17:30。我们发现在米兰大教堂左手边小巷里有一些顶级名牌店,欣赏完教堂,就匆匆去店里及周边店铺买些纪念品。这里的顶级名牌店各个小的令人不解,面积只有麦当劳大小,但整洁干净令人敬佩。虽然有很多东西还没来得及购买,但大家都很守时,在规定时间到了集合地点,却未见导游,等了些时候给导游打电话,这才通知改成19:00集合,我真是有些气,耽误了大家宝贵的时间,也影响了情绪。

 


阿尔卑斯山 真正的地貌陈列馆

 


动人的苏黎世

 


水塔花桥 婀娜荡漾

 

    第二天从米兰启程前往瑞士苏黎世,途经阿尔卑斯山,景色十分迷人,不愧是真正的地貌陈列馆。开了290公里来到了这个瑞士最大的城市。仰望苏黎世教堂,欣赏苏黎世美术馆,漫步在苏黎世湖,它美丽的让人有些感动,一些浮躁的情绪便转为沉淀。

 

    第三天抵达卢塞恩,它位于瑞士中部,罗伊斯河出口与四州湖的汇合处,号称是瑞士最美丽、最理想的旅游城市。卢塞恩是座文化名城,艺术家们在此得到了不尽的灵感。历史上,很多著名作家在此居住和写作。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斜跨在罗伊斯河面上的一座200余米木制长桥——卡贝尔桥(Kapelbvcke),建于1333年,也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它是一座盖有木屋顶的河上走廊,是卢塞恩极为显著的地标之一。卡贝尔桥有两个转折点,桥身近中央的地方有一座用石头砌成的八角形的塔楼,廊桥外面两则摆放着一盆盆鲜花,芳香四溢,看上去又似一座花廊,又称作“水塔花桥”。

 

    瑞士不得不提的就是“手表”,到了卢塞恩后,大家纷纷盼望着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手表,下午时,这个愿望实现了。上车一统计发现,还是看的多,买的少,和刚到的那兴奋劲不匹配,但总之还是开心的。


卢塞恩街景

 


弗莱堡 太阳能之城

 

    昨晚到了德国的弗莱堡,是一个只有20多万人的小城市,但却是世界文明的太阳能之城,拥有全欧洲最大的太阳能开发利用研究机构,已经形成了太阳能研究所、太阳能企业、供货商和服务部门一体化的太阳能经济网络。抵达时天公正下些小雨,使这个欧洲小镇别有一番风味。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国际权威太阳能技术研发机构以及VANBAN太阳能示范住宅区,占地38 公顷的“沃邦”城区原来是法国占领军的兵营。现在它是拥有5000 居民的魅力城区,非常适宜家庭居住。在这里,公民积极参与城区建设,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所有房屋必须达到节能要求,建材隔离能力强,能源消耗低的微能建筑、增能建筑(指能源生产大于自身能源消耗的房屋)和太阳能技术在这里得到广泛应用。沃邦城区内的古树大多得以保存。楼房之间的绿化带不仅能改良小气候,也是儿童游玩的场所。政府与私人开发商共同建立了配套基础设施,例如学校,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活动场所,市场和休闲娱乐场地。经过充分绿化的屋顶可以使雨水得到充分循环使用。


    在欧洲住宅和公建项目的“太阳能”得到广泛使用,起到了节能作用。而在我国,太阳能未被发展,很多开发商不采用,不知道是觉得成本高还是认为麻烦,我们一路上有几个人,边走边聊这里值得思考与借鉴的地方。

 

    今早到了斯图加特,是我圆“四大汽车博物馆梦”的地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