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清华之荣和清华之耻


 

 

   引言:我对钱伟长的最初理解是力学家,但对其历史并不清楚。我对钱伟长的尊敬,源于周恩来对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并称“三钱”,而我很佩服钱学森;我对钱伟长的具体了解,是听说其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用橡胶吸盘装在反坦克火箭弹上击毁了许多当时很先进的苏联坦克。从那时开始,是从心里佩服钱伟长。钱老上个世纪担任上海大学终身校长的事,真不知道,但前段时间研究系统论,发现上海大学的系统论排列全国前九,但是还很纳闷。最近,钱老仙逝,看了一些悼念的文章,才恍然大悟。

    由此,就一直在看有关纪念钱老的文章,希望更多的了解钱老。发现评价很多,有的褒,有的贬,有的借题发挥。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真理越变越清,只要不进行人生攻击就好。起码的一点好处是,科学家不是神,科学家能够被评论。

    我把理解的有关评价钱伟长的典型文章转载下来,算作表达对钱老的怀念和以及包括钱老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的钦佩。

 

     新近辞世的钱伟长教授,又一次激起公众对大师的尊崇,以及对“三钱”这样近乎传奇的已逝学统的缅怀。然而,钱伟长人格之伟大和余绪之悠长,并不是著名科学家和优秀校长这样的描述所能概括的。

    人们或许会好奇,作为1931年毕业的“老清华”、曾在清华大学工作多年的钱伟长,为什么在80年代义无反顾地去了上海?他与清华大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恩怨荣辱,是一段怎样的历史?

 

                        
    

    清华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传统,通才教育、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这“三大支柱”,是由老校长梅贻琦校长奠定的。上个世纪50年代初,在移植苏联模式的院系调整中,“旧清华”作为“半殖民地的教育传统”的典型,成为被批判改造的重点。曾拥有理、工、文、法、医五个学院的研究型大学,最终被改造为包括机械制造、动力机械、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电机工程7系18专业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纳入培养“专才“的轨道。

     1952年任清华大学教务长、1956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钱伟长亲历了这一过程,他坚持通才教育、教授治校的传统,成为对大学的学术性、精英性价值最后的维护者,与蒋南翔在办学方针上发生尖锐冲突。他反对按照苏联模式培养现成工程师的目标,认为必然导致课时过多,专业过细,负担过重,以及基础不牢,能力不强,就业不易,效率不高的弊端。在通才教育已经被批判否定之后,在整风运动中,他支持学生要求理工合校的签名。他批评院系调整、教师工作量等一系列的改革,无非就是“行政办法”。“学校领导不以学术来讲话,而以某个人是否有群众基础来讲话;我们应该找有学术水平的人讲话,不要找不学无术的人哇哇地叫,今后如不再严格地处理学术水平问题,教学工作无法提高……从群众基础上、能说会道上来提级是不对的。助教开课起过一定作用,但不足以作为经验”。他批评“外行领导”、不尊重老教授、政治化和行政化等问题,反对通过苏联专家培养年轻教师来代替老教授,认为“清华对老教授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清华大多数系和教研组主任没有真正地当家作主,最多也只是陷在事务工作里。建筑系主任梁思成教授这几年来就是挂个空名,从未过问系的教学。”“有人说,现在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样是很危险的。”

    结果众所周知,在反右运动中,钱伟长成为清华大学最著名的大右派,被撤销一切职务,停止一切工作,教授职务从一级降为三级,其罪名是反对学习苏联,反对院系调整。当年的批判文章称“1949年和1952年期间,他曾经以种种手法抗拒院系调整,使清华大学的院系调整工作推迟;1952年到1956年间,他表面上拥护教学改革,但背后却散布不满意的言论。”1956年后,以“反教条主义”为口实,公开反对学习苏联“否定我们教学改革的成绩,企图拔掉我们的社会主义教育旗帜”。

    划为右派之后,钱伟长被强制劳动改造,先做实验室助理,扫地劳动,后下放至农村、工厂,其子女被禁止上大学。在此后不断升级的阶级斗争中,清华大学成为越来越耀眼的政治明星,而梅贻琦、钱伟长等的名字则销声匿迹。

    值得认识和关注的是1979年夏天,在中共中央宣布对包括钱伟长在内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55名党外人士一律予以改正之后,清华大学却拒不落实这一政策,居然拖延、阻挠达三年之久,直到1983年1月,才给予钱伟长一纸“改正书”!

    当我们纪念缅怀学术大师时,正视这一段清华之耻,或许会领悟学统的回归和重建会是一个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引文见

《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民日报》,1957年1月31日。

 《钱伟长语重心长谈矛盾》,《人民日报》,1957年5月17日。

《钱伟长的反动言论摘要》,载于《北京市高等学校反右派斗争的巨大胜利》,北京出版社,1957年10月。

 [1] 李酉山:《钱伟长要把高等教育拉回殖民地教育的老路》,《北京日报》,1957年7月27日。

 

文章来源:

杨东平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0kafx.html?tj=1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0kafx.html) - 钱伟长:清华之荣和清华之耻_杨东平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