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女”一词,本义有“处女”之意;又被指精通房术,这种矛盾身份,按中国古代文人的对性的态度,反而像是一回事了。比如说,在明清层出不穷的狭邪色情小说里,女主角永远是嫩得不能再嫩的处女,一经开苞,即成床上极尽所能的荡妇。
天下掉下个田螺姑娘
文/侯虹斌
谢端是谁,大概没多少人知道;可是说起田螺姑娘,就是民间故事里的熟客了。这也不奇怪,谢端只是一个受到田螺姑娘恩惠的人,这个人别无所长,既可以是张三、也可以是李四,自然没人感兴趣。
这个故事记载在《搜神后记》里面。谢端是晋代福建人,他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被邻人所抚养。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他成长为一个典型的老实人,恭顺谨慎,每天晚睡早起,种田十分卖力,仅够养活自己。
有一天,谢端在乡间发现一个大螺,像三升的壶那么大,觉得是个稀奇的东西,就把它拿回家去,放到瓮中用水养着它。一连十几天,谢端每天起来到田野耕种,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自己家中有吃的有喝的,好像是有人特意给他做的。谢端以为这是邻人帮他做的好事就去向邻人道谢,邻居笑着说:“你自己娶了媳妇,藏在屋里给你做饭,怎么反而说是我们给你做的饭?”
谢端动了疑心。有一天,谢端在鸡鸣的时候出去,天亮时悄悄地回来,在篱笆外偷偷地窥探自己的家,看见一个年轻女子从瓮中出来,到灶下去点火。谢端吃了一惊,直接进了门,奔到放瓮的地方去看那个大田螺,却只看见田螺的壳。他又跑到厨房问那个女子:“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给我做饭?”那个女子有点害怕了,想抢先回到瓮里,谢端却拦住了路。原来,这个女郎是天河中的白水素女,是天帝派她下来的。
传说的开头总是相似的,后面的结局就是各有各有差异。《搜神后记》里的原版,说的是,白水素女准备花十年时间帮谢端致富,以帮他娶媳妇;但被谢端看见了,就只能回到天庭了,只留一下个大螺壳给他过日子,让他不缺粮食。但流传最广的演绎是,田螺姑娘被人窥见以后,就再也回不到螺壳了,只能成为凡人,嫁给谢端。
这个田螺姑娘号称是天河中的白水素女。这个素女又是什么人?素女就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女,与黄帝同时。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历朝历代演绎下来,她已是房中术的代言人,早在《云笈七谶¡轩辕本纪》中就有云:?(黄帝)于玄女素女受房中之术,能御三百女。久经演变,清代更有《素女经》等房中术专著。很难说此素女跟彼素女是否是同一个人,因为各自渊源有自。但“素女”一词,本义有“处女”之意;又被指精通房术,这种矛盾身份,按中国古代文人的对性的态度,反而像是一回事了。比如说,在明清层出不穷的狭邪色情小说里,女主角永远是嫩得不能再嫩的处女,一经开苞,即成床上极尽所能的荡妇。
当然,撇开“素女”是谁不谈,这个田螺姑娘的故事涉及到两个故事母题。一个,是“天上掉下个仙女”,说的都是某些一无是处的穷光蛋,或者书生,忽然有仙女青睐,下凡跟他结为夫妻,还带来神仙的能力和神仙的财富。这种显然是文人意淫。凭什么呀,就凭你穷,你穷,你最穷?
另一个,则是偷窥。这又有两种情况。有的时候,本来好好的一对,好奇害死猫,一旦有人违背了诺言偷窥了,伪装不了了,就不得不分离,就像古希腊神话里偷窥了丈夫丘比特的普绪赫;有的时候,本来是来自不同阶层有不同人生,就因为被小流氓偷窥了,不得不悲剧地嫁给他,就像中国民间传说里被牛郎偷窥了的织女。关于田螺姑娘的结局是开放性的,与穷小子谢端是合是离,都有说法,差别就在于谢端有没有把她的田螺壳藏起来——只有像牛郎藏起织女的仙衣、豫章男子藏起了姑获鸟的羽毛衣,无处可逃、没有退路的田螺姑娘才可能与穷小子成亲。
显然,这样也是不情不愿的。
当然,谢端比起牛郎来说无辜得多。牛郎是个色情狂,偷看黄花闺女洗澡还把人家的衣服藏起来,居然还获得千载歌颂,真是奇哉怪也。而谢端偷窥的是自己家,是自己的私人空间,而被偷窥者也不过是做饭劳作,没有什么旖旎的情色暗喻,应该说,善良健康得多。然而细究起来,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的幻想和美梦中,偷窥某位白衣少女,只见其自奉箕帚(只有当妻子的才需要做这些工作),却与性无关,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在《搜神后记》里,还多次提到邻人帮谢端娶亲、却娶不成;白水素女悄悄出现,是为了帮他做饭,让他致富,好帮他娶媳妇,然后自己重返天庭。可帮一个人做饭能让其致富,能让其娶得起妻子么?诸多细节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在此,我不防做一个合乎情理又大胆的猜测,《搜神后记》中,讲故事的人把故事给雅化了,其实,天上下凡的白水素女留给谢端娶亲的财富,并不是真的财富,而是房中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