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讲,中国人更喜欢对事物进行高度概括和整体把握,即所谓的综合;而西方则更喜欢对事物做细分处理进而各个击破,即所谓的解析。现在看来,两种思维倾向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所以现代社会强调综合和解析兼容,概括和细分兼善的系统思维,这是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所谓系统,就是通过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耦合而实现单个要素不具备的功能和特点。这就是系统最主要的特征,称之为整体涌现性。而系统思维则是围绕系统的特征来进行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所以,系统思维的重点在于对功能、整体性、结构性、各要素性能及关系的分析,以达到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管子》当中,既有高度概括到规律层面的“道”,也有具体运用到操作层面的“术”。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系统观的一种。如果仅仅如此,《管子》就谈不上明显优秀于其他先秦诸子。更为重要的是,《管子》在解决问题时,对功能、结构、要素、关系的完整把握,反映出系统思维的发达,在这个意义上讲,《管子》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也超越了古往今来那些为各种文化形态所局限而未注重运用科学方法完成的论著,因而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值得深入研究和发掘。可以推断《管子》一书之所以包罗宏富,并非是多篇文章的简单拼凑,而是依据系统思维所进行的多学科多层面的整合。管仲在2700年前为齐国所创造的辉煌,应该与他具有超强的系统思维能力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