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为什么要公布住房待售假数据?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的真实性如何?当然不应该质疑,如果权威部门的数据都不相信,那还相信谁的数据呢?
但是, 8月4日晚间国家统计局在网站上公布了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品房待售情况的数据是值得商榷的。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一共为191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为10646万平方米。如果按照每套住房100平方米来估算,一亿平方米全国住宅待售面积意味着有100万套左右的商品房待售。这其中的商品房待售数据是经不起推敲的,因而这个估算出来的数据可能就是假数据。为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也有假呢?
据国家统计局称,该局的统计调查对象是面向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核算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单位,也包括附营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活动单位。截止到6月末,符合填报要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为80522家。依照以上信息,统计局取得的数据是让各房地产企业填表自报的,这其中就存在是否如实填报的问题。
可是,房地产企业不如实填报,也不能怪错统计部门的,这只能说明“房军太狡猾了”。反过来又想,这也许是统计部门对行业不熟悉,不专业所造成的。
众所周知,所有的房地产企业并不是都要求自己一定要一次性开发,一次性售光。少数开发商运作“日光盘”,还被多数开发取笑。原因在于多数开发商开盘销售达到70%左右,取回成本获得一定的利润之后,剩下的30%的用途是“捂盘”,等待升值再销售,这样才获得更高的利润。一些定价较高的楼盘也许销售50%就返本了,这些楼盘捂盘的比例还更高;当然,也有捂盘比例低的。总之,自2009年房价暴涨以来,房地产业捂盘惜售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待售统计忽略了这一个因素,那么,统计数据或相应结论就变得苍白无力。
当今年代,住宅类房屋的待售至少包含两方面因素:一是购买力减少,房子真的卖不动,因而待售;二是开发商对地价和房价升值充满信心,因而特别预留着暂时不卖,这也属于待售。
可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待售商品房数据并没有对待售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当然,如果统计局事先备注让房地产企业报填“捂盘”数据,估计也没有人自愿填报,这也注定统计局获得的数据只是表面现象的数据,提供假数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可能会参照这个数据进行相应决策,比如,一些开发商思考:还有这么多商品房待售,不急于建房,就会造成将来房屋供效紧张;比如,政府会思考:这么多房子卖不掉,再提高地价可能使开发商将亏大本或破产,了不得。这可能又是坏事变成好事。不是吗?只有土地成本降低,房价才有可能会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