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载于2010-08-03 广州日报,记者/罗磊 广州日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0-08/03/content_1046038.htm 人民网:http://env.people.com.cn/GB/12329954.html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ravel/2010-08/03/c_12401873_2.htm 1、目前已涨价或拟涨价的景区绝大多数属于观光型景区,行程以一次观赏为主,缺乏更多延伸的旅游产品,盈利模式单一,因而整个景区以门票经济为主要收入来源。其实,中国大众旅游已经从观光型逐步转型为休闲度假型,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一些景区还没有把“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仍囿于“圈景”式开发,单纯把旅游资源围起来以收取门票。“门票”成了“铁饭碗”,要么在景区内增加收门票的点,要么借门票涨价谋利,导致游客的极大不满,还可能会把许多游客拒之门外,实际上限制自身发展,其实应该在围墙之外想办法。 2、中国旅游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呈现出产业转型、升级、融合三大发展趋势。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从单一的“圈景式门票经济”转变为深度精品旅游的“大旅游模式”,旅游业由此从资源时代进入了财智理念和产品新时代。在有好资源的同时,一定要同步升级产品和配套,提升景区规划和产品设计的水平,增加游客的丰富体验。单纯涨价只会引起更大的反感。 3、旅游景区的正确选择,应是摆脱“门票经济”的桎梏,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抓好相关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加速推进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逐步形成以旅游企业为基础,社会其他各类企业为补充的产业集群。 4、门票涨价只是一种手段,关键还应该多做“留住人”的文章。旅游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一个地方要想发展旅游业,首先应该考虑如何把人吸引过来,然后启动城市各个环节的服务系统,如宾馆、饭店等,以此实现旅游综合效益。但是门票价格过高,让人望而却步,往往抑制了人们出游的欲望。 相比之下,这次要涨门票价格的平遥,在很多配套设施方面依然不够成熟,游客知晓度低。在景区内容没有改变、品质没有提升的情况下,平遥提高门票价格的举动是不明智的,不利于景区可持续发展。
郑泽国先生就“平遥涨价”接受广州日报专访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