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结束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椭圆形办公室正式宣布驻伊拉克美军作战任务结束,为“自由伊拉克行动”划上了句号。总统醒悟到,美国派遣的年轻男女在伊拉克作出了重大牺牲,大量资源和资金在美国国内预算紧张时却被输向海外。现在,是将美国纳税者资源用于美国本土,用于最紧迫的任务——恢复经济的时刻。让数百万失业的美国人重新找到工作,是美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和美国总统的中心责任。
美国人专心致志地搞经济,对中国有利。下注中国的投资者,主要是中国投资者,应将发达经济体的改善,视为利好。因为,如果欧美不在未来几个月认真努力地提振经济,中国的外需可能进一步走弱,中国出口会成问题。所幸,中国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8月的表现不错。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是每个月最先公布的经济数据,也是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中国8月份 PMI为51.7,在连续3个月下滑后,较上个月有所回升。8月份PMI高于7月份51.2,此前6月份PMI为52.1,5月份和4月份分别为53.9和55.7。PMI是衡量中国制造业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PMI高于50表示制造业活动处于总体扩张趋势,低于50反映萎缩。8月份该指数在50以上,意味着中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18个月实现扩张。
同一天公布的8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9,继上月跌破50临界线后,明显回升。8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明显高于7月份的49.4。6月份该指数为50.4,5月份为52.7。8月份该指数重回50临界线上方,意味着制造业重新回到增长轨道。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与汇丰此指数反映出一致趋势,显示中国经济在今年夏天以来的增速放缓还不会导致萎缩。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出现反弹,缓和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亚太股市多数出现上涨。周三,东京股市主要出口类股在中国良好的经济数据提振下走高。日经指数收盘上涨1.2%(该指数周二下挫3.6%,创出8796.45点的16个月新低)。香港股市收盘走高,恒生指数收盘涨0.4%。澳大利亚股市升至三周高点,受强于预期的中国制造业数据和该国第二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推动。基准S&P/ASX 200指数收盘涨2.1%,在8月份下跌4%后,这是澳大利亚股市近两个月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同日,新加坡股市收盘走高,追随了亚洲股市普遍上扬的势头。因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数据令投资者相信亚洲地区的经济复苏势头依然完好,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收盘涨1.1%。
然而,PMI独独没有拉升中国内地股市。周三,中国股市收盘走低。基准上证综合指数收盘跌0.6%,深证综合指数跌1.3%。8月份PMI数据虽然推动了银行和保险类股走高。但由于前期中小型股价已经涨至估值水平之上,获利回吐压力使基本面的好消息无法兑现。由于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减弱,总体经济增长前景仍不确定,中国股市进一步上涨空间受限。
可见,中国的制造业活动已经是全球增长前景的晴雨表。如果中国经济增速减缓,比如今年最后的经济增速从11%降至9%,那么最难以接受的可能是依赖中国需求的外国企业和贸易伙伴。中国自己能不能从美国经济复兴之路中获益?我想,答案也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