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钓鱼岛打消倭寇的觊觎,领土神圣不容他人置喙


 

钓鱼岛再起波澜,倭人公然行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的警报声声犹在耳,小日本又在我钓鱼岛公然挑衅。9月7日10时15分许,在钓鱼岛久场岛西北偏北约12公里的海域,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在进行捕捞作业时,与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与那国”号船尾相撞,巡逻船的栏杆支柱断裂。随后,日方又派出两艘巡逻船“水城”和“波照间”跟踪渔船,他们在现场反复发出停船命令,10点55分左右渔船和“水城”的右舷发生碰撞。13时左右,日本巡逻船上的22名海上保安官登上航行中的中国渔船,命令渔船停止航行,并宣称违反日本“渔业法”对渔船进行检查。当晚,日本海上保安厅决定逮捕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的中国渔船船长,并将船长带到冲绳县石垣市。

据悉,“与那国”号属于日本11管区总部石垣海上保安部,去年2月为加强钓鱼岛周边领海警备而投入使用。总吨位为1349吨,全长89米。甲板可起降直升机。

外交部立即召开记者招待会,发言人姜瑜在记者会上说:“我们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要求日本巡逻船不得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所谓维权活动,更不得采取任何危及中国渔船和人员安全的行为。”(本段有点画蛇添足)

钓鱼岛问题的实质:

从实际情况看,虽然尚无调查结果,目前日方故意挑起事端的嫌疑最大,若此情况属实,则表明了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立场趋于进一步强硬,并试图激化矛盾。日本外务省亚洲局已经召见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公使提出抗议。观察家注意到,日本的政界巨头菅直人、小泽一郎近日在街头竞选活动中都对钓鱼岛问题表达了强硬态度。这说明围绕日本大选,钓鱼岛已经成为政客炙手可热的竞选工具。

但是,仅从这个层面看待日本在钓鱼岛的最新举动是不够的。全面理解钓鱼岛问题,必须从中日关系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环境中全面理解,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的结论。

首先,钓鱼岛列岛及其周围海域具有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据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已开发的石油资源,主要是从新生代第三纪(6500万年~200万年前形成的)岩层中发现的。钓鱼岛列岛的海底是新生代第三纪的沉积盆地,具有理想的生成和储藏石油的地质构造条件。据我国有关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70亿吨,亦有材料说超过100亿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飞花鱼等多种鱼类。长期以来,我国台湾等地渔民经常到这里从事捕捞活动,年可捕量高达15万吨。

其次,钓鱼岛群岛在海洋划界中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批准生效,将不可避免地使各国在划分管辖海域时出现一些重叠和矛盾。按《公约》规定,两国如按中间线划分,那么钓鱼岛主权归属哪一方将极大地影响大陆架的划分。如果日本占有钓鱼岛,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东海的专属经济区范围,那么日本将多占7~20万平方公里海域。日海洋产业研究会编著的《迈向海洋开发利用新世纪》一书中,公然将一些位置重要、有主权争议的岛屿,作为“扩大与俄罗斯、朝鲜、韩国、中国等邻国海洋经济区间的边界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所在。日本一些官员曾透露:日本如果失去钓鱼岛和北方四岛,日本管辖海域将减少110万平方公里以上。

第三,钓鱼岛直接或潜在的军事价值,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日本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其内陆的任何一个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这种不利的自然地形和相对短浅的防御纵深,使日本在战时极易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空中与海上袭击。为此,日本极力扩大其军事防御的范围:日本军方于80年代初提出保卫1000海里海上交通线,到80年代中又提出“海上歼敌”的战略;80年代中后期以后,其海军建设的投入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并已步入世界海军强国之列。近年来,日本关注、参与冲突的范围从远东地区扩展为“日本国周边地区”,该地区包含了对日本可能产生影响的中东、马六甲和南沙。日本控制了钓鱼岛,就可以将其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出400余公里。一些日本军事专家认为:钓鱼岛适合建立雷达阵地,也有条件建立导弹基地和潜艇基地。由此一来,日本军事力量就将据此向西扩展,扩大它的军事控制范围,从而将对亚太地区国家构成现实的威胁。

因如此,尽管钓鱼岛是一个荒岛,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岛屿”,考虑到其在海洋权益的维护方面的重要价值,对于其主权归属,中日任何一方都不愿意轻言放弃。

日本屁孩:抢到的的布娃娃就是不松手

钓鱼岛主权争议,目前对中国来说并不十分有利。由于钓鱼岛一直处于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按照日本对于国际法上领土取得规则的理解,一国如果能够在相当长时间内实际控制着某一领土,并对该领土行使着“行政管理”的职能,那么,若干年后,该国即可较为顺利地取得对所占据领土的主权。正因如此,在看到中国对钓鱼岛处于自身控制这一“事实”似乎持“默认”态度后,日本开始加快采取相应的强化自身对钓鱼岛行使“行政管理”的步伐,不断制造着相应“证据”。

近几年来,一方面,日本不间断地通过在钓鱼岛上设置“灯塔”,由政府或议员代表轮番“上岛”等方式来释放和强化日本对该岛“事实上的占领和管理地位”,企图通过创造条件来满足国际法中取得所占领土主权所需要的各种形式要件,指望通过“有效占领和不间断行使主权”的方式来获得对钓鱼岛的永久主权;另一方面,对于无论是来自于大陆还是台湾的民间及非民间的“保钓行动”,日本则一直倍加警惕,刻意预防。特别是自2008年12月8日我海监船巡航钓鱼岛以后,日本更是加大了“护钓”力度。以自卫队为防御主体的“西南岛屿防御计划”的曝光及日本准备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25个岛屿“国有化”即为明证。日本所称的西南群岛使之日本九州以南、中国台湾以东的岛屿,包括琉球群岛、大东诸岛、钓鱼岛。正因日本在图谋钓鱼岛问题上“处心积虑”,近年来,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方面参与“保钓行动”的人士,均很难实际踏上钓鱼岛的一寸土地。

浪人阴险,中国立场须强化

可以肯定地说,日方此次的行为,是一次“刻意为之”之举。一旦中国应对失当,在未来的钓鱼岛主权之争中,除武力夺取外,中国将不再会有任何机会。

日本行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中国渔船的检查行为及决定对中国渔船船长进行逮捕来向中国和其他国家“传达”如下特别“含义”:日本是在自身领土内行使自身的管辖权威。一旦日本行动成功“得逞”,中国没能有效抗议,或即使抗议,却没有取得任何效果的话,中国的行动自身无异于向日本和其他国家“证明”:中国默认和接受了日本基于对钓鱼岛的主权权威而实际行使的管辖权威!因此,中国的行动,实际上就直接给日本“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供了一个“证据”。对于这样的证据,日本多年来一直是“求之不得”。

在此背景下,中国当然要首先洞察日本的“阴谋”。一方面,中国除了维系并强化当前的抗议外,更主要的是,要迫使日本公开宣布撤销针对中国渔船的任何行政措施,宣布这些措施是无效的。如果日本不接受中国此立场,中国没有任何选择,只要想保留目前对于钓鱼岛的主权诉求,中国除了派遣军舰前往钓鱼岛“巡航”等相关措施之外,很难找到其他有效措施。实际上,为了维护自身的主权和领土权威,中方在此背景下应不惜冒战争的风险。

保卫钓鱼岛彻底打消倭寇的觊觎,领土神圣不容任何他人置喙

钓鱼岛既然是中国领土,自然就不容许第三国渔船在附近捕鱼,日本渔船当然毫不例外。日本胆大妄为将中国渔船扣押并准备审判船长,这本身就是明目张胆的强盗所为,中国不仅仅要抗议和再抗议,更多要付诸行动“以牙还牙”。据称中国的渔政船已经赶赴钓鱼岛(其实我们在此已经输了一招,为何不经常性地在钓鱼岛护渔),如果中国渔政船也能积极主动地“冲撞”日本渔船,并抓获几名日本渔民更符合中国的国内法。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允许第三国在自己的领土领海抢夺资源,抓获企图抢夺中国渔业资源的日本渔船完全合情合理合法。这才是宣誓主权的最佳手段和最佳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