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学里有一门课叫批判性思维,和我们讲的逆向思维差不多。主要是教育学生要对现存的事物敢于质疑,提出新的见解。质疑是创造性的来源。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熊彼特讲的毁灭性创新也隐含了对现存事物质疑的思想。综观我国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在学习和应用知识,真正能创造知识的很少。华中科技大学原来叫华中工学院,以前有个院长叫朱九思,曾经网络了一大批右派分子,进行跨学科研究,是全国工科院校中最早进行综合化的大学之一,据说80年代其哲学研究所有80多人。数学家林少宫教授曾培养出一大批经济学家。看来“根哥”秉承了华中工学院的传统,在当今浅薄、庸俗、马屁熏人的教育界树了一面新旗。表示尊敬!
清华、北大骨子里最缺少的是啥?
作者:李海年 于 2010-09-11 08:35:53 发表 于新华网
9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举行2010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该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16分钟的讲话中,要求学生学会质疑,哪怕是质疑学校和校长。他在发言席开口才讲了几句话,1分钟内已先后响起4次掌声。
不愧是“根叔”,“根叔”就是“根叔”!今年6月,李培根在该校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16分钟内被掌声打断30次。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李培根随即以“根叔”的形象走红全国。
每年的开学和毕业两大典礼,被视为高校的第一课和最后一课。据悉,每年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的讲稿都由李培根自己起草。李培根2005年3月出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近6年来,他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让人耳目一新,主题分别是:转折、开端、学习、实践、超越、质疑。
今年,在“根叔”的2800余字讲稿中,“质疑”先后出现82次。“质疑是创造的基础”,“要敢于质疑权威和先贤”……李培根阐述了质疑的力量、质疑需要什么、最需要质疑什么等问题。
多么可贵的“质疑”精神!窃以为,当下我们一些高校缺少的就是“质疑”精神!就拿我国数一数二的清华、北大来说,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都占着,他们招收的都是全国成绩一流的学生,国家对它们的投入也是最大的,教学条件也是全国最好的,然建国60多年了,为何培养不出一个钱学森?不仅如此,不说它们在全世界大学排名了,就连在亚洲已经光荣的沦为二流学校了!
清华、北大为何沦为了二流学校?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它们骨子里缺少的就是“质疑”精神!“质疑”是大学的生命。一所大学,没有“质疑”就没有动力,没有“质疑”就没有思想,没有“质疑”就更没有创造力!
愿“质疑”之声早日在中华大地上处处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