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乐
最近,因为亚马逊电子书和盛大锦书的横空出世,引起了业界对电子书市场的再次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则聚集在超低价的电子书,如盛大锦书的登场,对于汉王之类老牌电子书企业的巨大冲击力。在各方面均认识到了电子书市场的潜在价值,尽管国内市场还依旧受到强大的盗版问题所困扰。
汉王作为被推倒风口浪尖上的企业,不可避免也不能回避挑战的存在,面对锦书近乎白菜价的冲击力,汉王有何对策呢?这不妨让我们从硬件与资源的投入配比说起。
资源方面
从本质上说,盛大也好,亚马逊也罢,其采用的方针就是吉利刀架模式,即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刀架”电子书阅读器,然后通过自己拥有版权的“刀片”,也就是图书,来形成长期效益。这对于盛大来说,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卖出白菜价的锦书,而是其苦心经营多年的网络文学平台——起点文学网和云中书库。可以说,如此一来,它有效地规避了令人困扰的版权问题,打开了一片蓝海。笔者在《法人》、《市场瞭望》等杂志上就曾多次撰文对此进行过分析,在此不多做复述。
那是否不具备如此网络文学的汉王就只能坐以待毙呢?此言差矣。盛大是用网络文学来开辟电子书蓝海,但电子书的主流依然是实体书的电子化。而此刻汉王等传统电子书厂商,其实因为盛大的杀入战局,反而获得了它想得到很久的红海大战略的契机——即传统出版社的危机。
网络文学对传统出版物的冲击由来已久,而一旦电子书化之后,传统出版物的空间再一次被压缩,具有了网上读书和网下电子书两大空间的网络文学,对于传统出版物的冲击极大,过于没有实体出版物,网络文学还被视作是不入流的快餐消费品,但电子书中网络文学更完善的杀入进来,加上厂商的规范性支持,其对传统出版物的影响可想而知。
过去传统出版社一直在电子书上持观望态度,既较少给电子书商正版图书支持,也较少过问盗版问题。而现在,共同的危机则会促使他们选择联合,联合同样被冲击又缺少正版书籍支撑的汉王等老牌电子书企业,用资源共享的方式来重新开拓过去一直没有被合理开发的电子书红海。从而用正版传统书籍电子版和盛大锦书所引入的网络文学对抗。当然,具有精致和精研特征的传统出版物一旦电子化,相对粗陋的网络文学则将丧失许多优势。
而一旦和传统出版社结成攻守同盟,则锦书在版权和独占资源上的优势也将弱化。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对于电子书正版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将有极大益处,也对于电子书企业和出版社扩大新的利润增长点,有极大益处。
硬件方面
而汉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技术和对市场的熟悉,以汉王将推出的E800为例,,其实就是汉王在电子书技术上领先的一个旗帜,其采用了WIN CE操作系统,8英寸电子墨水面板,分辨率达到1024x768,高速处理器提升了阅读PDF文件的体验。这都可以有效地让电子书具有和实体书一样的阅读效果,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大屏幕,海量预装书,内置浏览器,高精度手写笔,这些优势目前锦书都还难以超越。
黄金分割点
盛大999元的锦书,无论是否亏本,实际上肯定是不赚钱的,而如果想为盛大文学带来收益,则要通过高昂的ARPU值来带来。我们可以看看,移动、联通在这方面可以达到一个人50元每月,网络游戏更低,那盛大能达到一个什么量级呢?用户能否像每月交手机费、网游费一样交钱买书,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这个交费一旦成为每月固定支出,则让用户有一种花钱买硬件后又得买内容的感觉。
而汉王方面,首先预装近3000册图书,而后下载的整册书籍一般在5元左右,还有很多免费的书籍、报纸、杂志。也就是说如果每月下2本,一年也就100元左右,这相对来说就不算一个很让人介意的负担。
所以,硬件的价格和内容的价格,是要有一个取舍的,相比下来,汉王的做法比较稳健,而盛大的做法则比较激进,他们都将接受市场的考验,靠销量来证明自己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