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执法”难免混淆黑白


“指标执法”难免混淆黑白
 
前日,东西湖区治安大队竟组织57家有证网吧与107家“黑网吧”的负责人,到一家名叫“QQ在线”的“黑网吧”观摩学习,原因是这家“黑网吧”协助警方抓获了一名嫌犯,而且上网实名制登记工作做得好。(12日武汉晨报)
组织“红网吧”到“黑网吧”参观学习,称之为“天大的笑话”倒也不算太夸张,这不是彻头彻尾的颠倒黑白嘛。不过,在“指标执法”的现实语境下,出现这样的黑色幽默其实并不奇怪。
数十上百家网吧,合法指标却只有14家,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必然有一部分要划入“黑名单”,而一旦遭遇以是否交钱作为判定合法与否唯一标准的“潜规则”,或者在有意识地预留罚款空间,不合格者可以拿钱买到合法身份,循规蹈矩者办理合法手续难上加难,也就在所难免。
“QQ在线”投入100多万,消防、监控等各项设施齐全,提出申请一年多都没下文,还动辄受到停业整顿的执法处罚,这显然是“指标执法”下的怪蛋。加强网吧执法管理的目的是促使其守法经营,既然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符合条件,为什么非得人为地将其打入黑网吧的行列?
或懒政,或为政绩,或纯粹创收,简单化、一刀切式的“指标执法”时有所闻。因而,为完成破案率,无辜的赵作海会在刑讯逼供下成为杀人犯;为完成或超额完成罚款指标,“钓鱼执法”大行其道;更有甚者,干脆实行“包年罚款”,真可谓五花八门、怪象百出。
在“指标执法”刺激与约束的双重作用下,执法者难免模糊视线,是非不分,黑白难辨,甚至于徇私舞弊。让“红网吧”学“黑网吧”,无疑是“指标执法”的“极品”。“指标执法”、“交钱合法”的执法机制早该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