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恭帝赵显像
赵显(1271年—1323年),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谥号恭皇帝,无庙号(也说庙号恭宗)。
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赵显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了皇帝,是为宋恭帝,年号德佑。赵显即位之时,宋室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蒙古铁骑大举南下,局势失去控制,宋王朝的统治已经陷入了瘫痪状态。这时的宋廷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依然在贾似道之手。
当时蒙古的元朝大军已占得中国北半部,在取得南下最重要通道襄樊城的控制权之后,渡过长江向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进发。谢太后一面在全国通令“勤王”,一面向元军乞和。势如破竹的元军在击破各地的防线,相继降服了长江中游诸州。1275年,贾似道率领的3万大军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不久,谢太后和宋恭帝在全国人民的压迫下不得不杀死贾似道,不过为时晚矣,宋朝已寿终临寝,灭亡的形势已经不可避免了。
同年年中,元军已经占领了江东(今江苏省)大半的领土。
1276年1月18日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赵显出城向元军投降。
宋恭帝被俘以后,被元朝封为瀛国公。到了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赏给19岁的赵显许多钱财,叫他去西藏当僧人。于是当年的小皇帝宋恭帝成了高僧,为佛教界做出了许多贡献,翻译了不少佛教经文。
赵显长大以后对西藏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八岁那年,在忽必烈的支持下赴西藏萨迦寺出家,法号和尊,学会了藏文后,翻译《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这两部汉传佛教著作并著作为藏文。
后来,也就是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赵显知晓自己以前的身份,便写道: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
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他对南宋王朝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赵显对当年元朝政府无理进攻南宋的谴责,因而触犯了文字狱。后来被元朝皇帝发现,大怒,遂下令赐死赵显,死时享年53岁。
关于宋恭帝赵显的结局,汉文《佛祖历代通载》记载:“至治三年(1323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
声明:本博文属博主原创,未经允许,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博客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本博文,也不得将本博客文章集结出版。取得授权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约稿联系QQ:228635881
我最近在玩和讯微博,很方便,很实用,你也来和我一起玩吧!
去看看我的微博吧!http://t.hexun.com/10110249/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