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习气的市长信箱不要也罢


官僚习气的市长信箱不要也罢

刘纯银

近日,四川一网友在四川在线发帖,诟病四川省德阳市发改委对网民回复均是一个“模样”,像是“机器人”在办公。该帖一经发出立即引起网友热议,认为有些政府网站“作秀”“不作为”,其背后暴露出执政者慵懒傲慢的官僚习气。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四川省部分政府网站确实存在“市长信箱”形同虚设、注册登记难、网页信息更新速度慢等诸多问题。(912日《新京报》)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少地方为方便百姓快速向领导反映问题,在政府网站上设立了市(县)长信箱。可以说,市(县)长信箱是政府的耳朵与嘴巴,是新时期政府和群众沟通的重要桥梁。它既有利于政府直接了解社情民意,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也有利于市民参与公共决策,直接表达诉求以及反映问题等,还有利于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正如有人所说:群众通过市(县)长信箱向市(县)长反映问题,说明群众相信政府。政府部门理应加大对群众来信的处理力度,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然而,纵观近期有关市长信箱的新闻,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德阳市那样务虚不务实的现象。这不,今年初,一农民工反映6年没有领到工资,市长信箱却回复“已转阅”。一市民致信某市长信箱称“创建办网上创建要不得”,该市长信箱却回复:“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来面淡(应为面谈)。”还有,北方一市民向市政府网站反映政府门前大理石步道板雨雪天气湿滑难行,市长信箱回复告知“可以绕行”。难怪不少网友对这次德阳市发改委的“德阳建设是有规划的、有布局的,请相信德阳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的千篇一律回复,提出质疑“这不是废话是什么?!”笔者也认为:这样的回复失去的不只是政府信誉,还有民心。对这样官僚习气的市长信箱不要也罢。

要知道: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市长是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其代表的就是人民利益。尽管“市长信箱”不一定是市长亲自回复,但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市长声音。而从前述的一些市长信箱的回复看,没有看到一点“人民市长”的影子。

无数事实证明:谁赢得了群众,谁就赢得了天下。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均开通了市(县)长电子信箱,这是地方政府倾听百姓呼声的窗口、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提高工作效率的助推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稳压器。在百姓心目中,市(县)长电子信箱就是为民排忧解难的温暖之家,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绿色通道。正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分析的,“网络比书面文件、电话等传统信息沟通渠道更加便捷、高效。政府网站应发挥其优势,成为E时代政府与公众相互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以及方便群众办事的有效载体。”真心期待地方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的同时,加强对市(县)长信箱的监督管理,别让它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政府网站应从简单的“布告栏”角色向提供“多元服务”转变。只有经常督促检查政府电子信箱与政府网站的工作情况,真心诚意进行回复,才能实现与公众良性互动。

新闻链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9/12/content_14680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