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将成中移动没落导火线


“暴利”将成中移动没落导火线

作者:灵戈

 

中移动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2010年他坐上了全球最赚钱运营商的“龙椅”。而眼前这一切,正是数亿中国手机用户怀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满腔热情,没日没夜所造就出来的成果。终于培育出了一个剥削巨人,尔等奋斗60多年,奇迹般的创造了一个比美国佬会赚钱的“国企”(悲喜交加)。

 

2000年重组成立中移动(注册资产518亿人民币) 豪门的出身。2010年九月,美国市场研究公司Analysys Mason发布《全球十大电信运营商》报告,中移动营业收入位居全球第七,盈利收入全球第一。成就傲视群雄,产业规模足以达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特殊国情的庇护下的中国移动,目前拥有近6亿的手机用户,在移动通信市场占有垄断性的优势,聚资源、利己政策、财富于一身独霸江湖。此前,虽然有关部委曾忍痛重组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将移动业务分摊到了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身上,意图向外界传达将打破垄断的积极意义,但结果并不如人意。经过一番折腾,中移动的市场份额的巨大悬殊并没有因此而改观,反而越高越大。在今天看来,那次被外界看好,身负民众期望的破垄断重组,或许只是一个预谋,结局是意外的再次将中移动推上了暴利腾飞的“高铁线”,这是巧合吗?

 

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曾多次下发的关于实现单向收费、逐步取消漫游费、打击移动通信领域垃圾非法信息的官令,到了运营商手上、在利己与利人的道义面前,他们选择了前者,将官令践踏为一纸空文(儿子翅膀硬了,狠狠的掴了老子一巴掌“你算老几”)。

 

官文无威,令无人行。这不得不令用户怀疑,有关部门和运营商是否在合演一出出忽悠大片,来安抚用户对种种高资费及市场乱象的不满。显然,作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龙头,中移动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稳守着霸主地位,而随之滋生出来的暴利也必将成为中移动今后没落的导火线。

 

一、暴利将引发恶性循环,严重扼杀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创新发展,同时还致使下游产业困不聊生,变成了为中国移动服务的家奴。就国内移动通信产业现状来看,摸着国外同行屁股走,以中移动为首的移动运营商除了开发出全世界最大的手机用户群这一史无前例的成就外,我们并没有看到他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创新,显然懒惰的抄袭已经成为习惯。这是最要命的东西,也是暴利所引发的安逸情绪的极致表现。个人认为行业如果存在暴利现象应该是不正常的,而企业滋生暴利也正预示着一种病态循环的危机。

 

二、用户承受力崩溃,一边是高居不下的资费,一边还有无穷无尽的诈骗、垃圾短信等的骚扰,中移动史无前例的将"花钱买罪受"发挥得淋漓尽致。更为不解的是,主管部门一直把中移动的为所欲为当成“老子护儿子”理所应当,前阵子爆发的“计费门”丑闻也惯例性的有雷没雨。试问没有老子纵容和放任当儿子,他能有如此胆量胆大妄为吗?而这无疑也将再一次成为助长其肆无忌惮的敛财,并成为其正当暴利的筹码。

 

三、移动内部近年丑闻频发,可能将其拖入被瓦解再重组的绝境。近日中移动原副总经理张春江涉嫌贪污被双开,去年央视315曝光移动分公司贩卖用户信息,并主导向用户发送垃圾短信一事,是否还有高层涉案,这趟浑水究竟有多深,事情背后又是如何处置,真相在有关部门的庇护下,至今是个谜。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意大于天,当老子出于保全自己的、撒手儿子的时候,可能正是中移动没落受灾之时了。

 

四、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通信领域必将成为国外资本巨鳄争抢的一块肥肉,外国电信运营商进入中国是迟早的事。假如中移动卸下垄断以及国企的“黄马褂”,以现有靠抄袭暴利发作的模式运作,试问他能否抵挡得住对手的冲击,能否有反击之力,让他那些被剥削压榨的用户能不背叛他,一切皆有可能。

 

纵观垄断企业现有的运营模式,其大多收费项目合理性一直备受质疑,如国内漫游费、忙时闲时话费差等,说穿了其暴利行为只是由肉到血的一次又一次升级。趵突泉也有干枯之日,近日中移动老大还站出来为其资费调整做掩饰,称资费降低难度大并把责任推到了国际漫游费(但却只字未提去年数千亿纯利润是如何创造的)。

 

显然,穿着“黄马褂”的中移动,并没有意识到问题严重性,依然沉醉于银子俱乐部无法自拔,如果中移动以为这些并不可能发生,那他就大错特错了,狗逼急都会跳墙,何况人。纵观以上,如果移动堕入深渊,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而现在他正为实现这一壮烈目标不断累积创造条件,为进一步没落自己亲手点燃了导火线。我们期盼,作为一家占据着资源及财富优势的国企能有朝一日回过头来急民众之所急,为社会、为中通信业多一些积极而有实质意义的事,我想这才是他真正应该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