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院特色论


柴福洪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2
 
[   ] 高职院校改革,应该有两个方向,一是学生技能的提高,二是突显专业特色,二者的融合才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对前者都有认识,但对后者,却没引起高度重视,普遍认为特色建设比较难。本文以黄冈职院为蓝本,研究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职院校,如何建设特色专业与人才培养中突显专业特色的途径与方法。
[] 地方特色   特色专业   专业特色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办职业教育60多年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也有11年有余。到2010年9月,有招生专业51个,在校生超过12000人。学校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学校,全国示范性骨干建设院校之一,无论是规模、硬件,建筑面积、校园建设,教师队伍、办学理念等,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未来3-5年内,黄冈职院除建设国家级文明单位、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外,主要任务就是内涵建设,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建设特色专业与突显出专业特色,通过特色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所谓特色专业与突显出专业特色,就是所办的专业和培养的人才,其他高职院校在短时期内无法与之抗衡,不可能培育出相同、同质的特色专业与培养出专业特色人才。特色专业就是中国人才市场上,有需求、但稀缺、唯一的、少量的、特有职业人才。专业特色就是全国所有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都不具备的人才素质项目。目前,黄冈职院还没有这样的特色专业与专业特色。
 
一、特色要立足于地方实际
黄冈市,地处大别山麓南部平原,长江之滨,所辖十一个县、市、区人口740万,2009年人均GDP不足一万元人民币,是全国平均数的40%,在湖北省地、市、州排名中名次也十分靠后,区内主要还是以农业人口为主,二、三产业还没有成为社会主体人口的谋生手段,区内城市人口占比,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学校所处地域总体经济落后,工业社会条件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不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区域内的主体与民间思想观念、认识水平、现代化意识等,与沿海发达地区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黄冈职院的特色专业建设,必须承认这一现实存在,不求高、新、尖,要求精、特、“土”。只有“精、特、‘土’”的专业,才能让黄冈职院在全国实现人无我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新我‘土’”就是特色,“人有我新、人新我高”黄冈职院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与基础。
 
“精”,是指技能精湛,“土”不等于落后。这里的“土”,是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而言,许多传统的职业和工种,他们都看不起、相不中,视为落后人才放弃培养、淘汰掉的,但人才市场仍然需要的职业与工种。如:黄冈职院生物学院的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制药技术专业,机电学院的机电技术专业,医药卫生学院的护理专业等,按传统、“土”,基本技术过硬、吃苦精神强的思路,都有可能挖掘出黄冈职院的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出来,实现“人无我有”。全国有名的长沙民政职院,其特色就是“殡葬专业”的唯一性,其他专业并没有更多的特色可言,也只是实现了“人无我有”,并不是什么高技能、新技术。
 
因此,黄冈职院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从“高、新、尖技术”专业发展方向的美好幻境中走出来,努力向特、土、精方向挖掘,找到我们的核心特色专业,确立专业特色定位。
 
二、“中药炮制”是特色专业
本科高校有“中药炮制学”学科,它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中药炮制学科的古老体现在其起源发展的历史悠久,它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用药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中药炮制学科的年轻体现在其重要任务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探讨其深奥的理论内涵、挖掘其丰富用药经验。对于黄冈职院来说,开设“中药泡制”专业,就一定是特色专业。
 
一是《本草纳目》的作者是黄冈人,中草药的最高学术境界,全世界公认的李时珍,是黄冈市蕲州人氏(中医的最高学术著作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任何人、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与我们争雄,具有与长沙民政职院的殡葬专业的天然唯一性高度相似。作为黄冈人的后代,本身就有义务把《本草纳目》发扬光大,在中草药上做出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二是中草药种植,在蕲春等县、市,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且南有江西樟树,北有安徽亳州,近有黄冈蕲州三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原材料与产品销售具有广泛的市场根基。中草药物流的背后,必伴随人流、资金流与人才需求。
 
三是随着中医药被发达国家逐步认可与接受,加上中医、中药治本与无负作用的比较优势,中医药在未来,将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同样的药材,其烘焙、炮制方法与工艺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中药材烘焙火候与炮制工艺对中药材的药性与药用效果有非常大的区别,而这类操作人才,本科高校没有培养,为高职院校留下了人才培养空间。
 
四是中医药本身,就是中国的国粹,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性职业教育的项目之一。
 
五是中药材烘焙与炮制工艺的技术,大量存在于民间,本地就有许多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而越是发达地区,这样的人才愈少、愈缺。本科中医药高校有理论,本地民间与中医院就有现成的实用技术师傅可供选用,黄冈职院培养这类人才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
 
六是黄冈卫校已并入黄冈职院,为学校发展中医药专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已经有现成的医药教学人才,教师、教学经验、实习实验设备与设施。
 
七是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西医治疗技术专业受到教育层级的限制,但中医治疗技术专业实践上具有可行性,历史上的中医药名家名人,都没有按受过高等教育,都是在实践中习得的技能。中医药技术本身就是师傅带徒弟的行当,高职专科开展中医药专业教学是合适的。
 
八是中医与中药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以“中药为主,中医为辅”的专业建设模式,应该说是黄冈职院——中医药学院未来3-5年的专业发展格局。
 
如果把黄冈职院生物学院的制药专业分离出来,与医药卫生学院的中医药人才相结合,专设“李时珍中药学院”,以培养中药材烘焙与炮制工艺的技术专门人才为主体,黄冈职院的中药人才,将会是黄冈职院特色专业无疑。
 
不仅如此,学校还可以依托市场,办中草药制药企业,制药专业的学生,就可直接在本校企业中接受实践教学,甚至可以把中药制成袋泡茶一样的形式,简化服中药的麻烦。
   
三、“钳工”就是稀缺职业
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技术工种。它是在切削加工、机械装配和修理作业中的手工作业,因常在钳工台上用虎钳夹持工件操作而得名。它有三大优点,一是加工灵活,二是可加工形状复杂和高精度的零件,三是投资小。也有两大缺限,即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不稳定。
 
其实,现在的机电行业,并不是全部都由数控机床取代了钳工的所有工作及岗位。在加工零件过程中,一些采用机械方法不适宜或不能解决的加工,都可由钳工来完成。如: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划线,精密加工(如,刮削、挫削样板和制作模具等等)以及检验及修配等。在台钳装配过程中,把零件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并经过调整,检验和试车等,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设备。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当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出现损坏或长期使用后精度降低,影响使用时,也要通过钳工进行维护和修理。   在工具的制造和修理过程中,制造和修理各种工具、卡具、量具、模具和各种专业设备中,钳工的作用是任何自动化设备不可取代的。
 
因此,黄冈职院的机电学院,要以数控与模具两个加工技术专业为基础,建设工业加工技术学院,专门培养“钳工”类的手工劳动的技术人才。
 
在工业现代化条件下,我们不能两眼只盯着操作现代化设备一类的岗位,更多的岗位是需人的聪明才智才能完成的手工劳动岗位。
 
作者是学公共经济的,对工科不甚了解,但在“研究高职专业目录”课题时,课题组的工科老师研究出“加工制造类”有744个高职教育职业教学的工作岗位[1]。其中:金属冶炼、轧制业24个;化学工业35个;机械制造业44个;机电产品装配业30个;机械设备修理业14个;电力设备安装、运行、检修及供电业18个;电子元器件与设备制造、装配、调试及维修业34个;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8个;纺织、针织、印染业49个;裁剪、缝纫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业21个;粮油、食品、饮料生产加工及饲料生产加工业53个;烟草及其制品加工业6个;药品生产业9个;木材加工、人造板生产、木制品制作及制浆、造纸和纸制品生产加工业30个;建筑材料生产加工业32个;玻璃、陶瓷、搪瓷及其制品生产加工业22个;广播影视制品制作、播放及文物保护业28个;印刷业84个;工艺、美术品制作业40个;文化教育、体育用品制作业22个;工程施工业28个;驾驶与航运、航空服务业19个;检验、检测、计量业61个;其他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业3个。
 
农、林、牧、渔、水利业类,在现有条件下,也有24个高职教育培养的目录专业,且潜在可创设的空间大,尤其是现代农牧业。
 
如果我们能从工业、农业、服务业生产第一线去寻找培养手工劳动岗位,以“传统、落后、土得掉渣的角度”思考我们的专业培养方向,努力培养手工劳动技能,肯定是特色专业,而且,就业率基本不是问题。
 
关键是,要我们不去从高、精、尖技术,高收入、白领、“劳心者治人”角度思考问题很难,因为我们的教师、学校中高层领导、高职教育的专家学者,心灵深处,本质上有“劳力者治于人”的禁忌。最典型的是涉农类专业教师,许多人从心底里对专业没有忠诚之心,热爱之意,是因为高考与谋生门路所迫,才学习这个专业和进入这一行业。当然,这与整个社会意识、行业地位、分配导向相联系。招生中,学生一看是农业专业,就会与贫穷、落后、脏、累、苦联系在一起,社会环境的变革也与高职专业建设息息相关。
 
四、“专业特色”就是品质
在一所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必竟是少数,培养的人才主体,最重要的是专业特色建设。专业特色,就是高职院校普遍都有的相同类专业之间人才培养的差别。从教学上看,是教学质量,本质是教师的水平差别。从实训上看,是教学设备与设施差别,是实习、实验条件差别。从理论上看,是培养方案的差别。培养方案、实习实验条件、教师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的三大要素,其实,高职教学质量还有一个条件被忽视,即生源质量。
 
黄冈职院要从上述四个方面与其他高院校竞争,就有先天不足的问题。一是招生是“四批二”,生源的分数档就比人家就要低一个层级;二是实习实验条件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没法比,通常情况下,省以下后发地区财政没有能力对高等教育进行大量投入;三是教师教学水平,虽然我们可用“勤补拙”,但教师的学历是发展的基础,深圳职院有近100位博士学位的教师,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已经硕士化了,可我们近十年来自己培养的几位博士,没留下一个,城市与待遇等多种因素制约着我们;四是培养方案的差别,本来示范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都是公开的,一方面,方案是与适合的教师队伍相匹配,另一方面,文字方案背后的东西,我们是学不来的。这就是黄冈职院的先天不足之处,我们没有能力与人家拼师资、拼投资、拼城市、拼生源的实力。
 
但是,从黄冈职院办学60多年的实践看,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用人单位里,并不比其他学校差,在许多单位里,当年我们培养的中专生,同一专业比本科生还要受欢迎。其根本原因是三点,一是动手能力强,二是吃苦精神强,三是做人处世的品德高。高职人才的品质不仅仅是技术高精尖,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事,能做事、会做事,做好事、做出漂亮的事,做领导满意的事。这样的人才就是当今社会最稀缺的人才,尤其是“90后”的这一代“家之骄子”们。
 
因此,黄冈职院没有必要到处参观学习,我们60年培养职业人才的传统中就有我们学不完的东西。我们穷惯了,苦惯了,埋头苦干、实干的精神,是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不到的。一方面,我们没有钱买高精尖的现代化设备训练学生,但我们有因陋就简的方法、模拟的方法,高强度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个专业精选出两至三项基本操作技能出来,实行“天天练”[2],练到高度熟练的程度,学生必能凭此一点找到一生的饭碗。另一方面,加大非政治素质教育力度,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
 
所谓“非政治素质教育”,就是针对“90后”的学生特点,开展的一系列人格品质提升教育与训练。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素质教育。其后果是:政治思想正确,但心理不健康;爱党爱国,但对职业不忠诚;终生从事的职业,却缺乏职业道德;外表象“绅士”,但不爱护公共卫生;知识丰富,但不会打理生活;思维有条理,但家里乱糟糟的;自尊心强,但不知道尊重他人;追求幸福,但不会享受生活;技术高级,但家庭水电小事解决不了;尊重上级,但处理不好同事关系;工作努力,但不知道自己的追求等等。
 
在高职院校里,教学抓的紧,教育抓得松,技能是重中之重,人品教育缺失,做人处世没有载体。如果我们把人品教育强化到政治教育的高度,把做人处世教育提高到技能教学一样重要程度,那么,黄冈职院的教育教学,就一定是全国最有特色的,其人才必然是特色人才。
 
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把高职毕业生培养成智力健全、心理健康、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做实事、有创新意识和有毅力的人格品质的人,就是黄冈职院教育、教学改革追求的最高目标。因为,毕业生的品质有多高,学校的竞争力就有多强。
 
当然,这样的教育教学改革,本身有风险,尤其是涉及到政治思想教育。但,有风险的事情我们不做,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衡心与毅力,加强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专业忠诚、人格魅力等方面的训练,绝对没有错。
 
 
                                       2010914星期二
                                                 
参考文献
[1] 柴福洪、曹俊明、叶建亭、程朗,高职专业设置研究基础指导性目录,价值中国网,
网址: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12/6/90488.html
[2] 李卫光等,辉煌60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志(1~6章)[M],武汉出版社,200910.
                                                 
作者简介
柴福洪,男, (19575--),湖北蕲春人,经济学硕士,黄冈职院教授,高职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公共经济。
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方式:电话:0713-8348688 传真:0713-8345265 
    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桃园街109 邮编:43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