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应对汇率预期,是不是就如一些专家和投行研究人士所言那样简单地升值?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对升值的调子很不以为然,尤其把西方国家倡导的“浮动汇率”视为“骗人的把戏”。
这位前负责国际金融事务的央行副行长直言,“浮动汇率”的实质就是在全世界只有美国能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必须根据美国的需要来制定,“否则,怎样解释美元升值时,美国并没有要求人民币贬值,而美元贬值时却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在他看来,“如果不发生这场危机,“也许那些天真的人还真以为人民币汇率是这些问题的症结。”
李若谷曾应邀参加西方七国财政副手和央行副手的会晤,与西方国家财经高管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他发现,“有的国家明明知道这种世界经济的失衡是自己的政策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造成的,却故意说是由人民币汇率制度造成的。”
“其目的就是逼迫人民币升值,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最终达到破坏中国经济发展、延长中国经济实力赶上发达国家的时间的目的。”在他看来,人民币的币值和汇率政策绝对不是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中国恰恰是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货币制度的受害者,“美国用升值方法整垮了日本的经济,也想用这个方法遏制中国发展,这是不能得逞的。”
事实上,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使那些披着理论外衣的“学者”原形毕露。李若谷指出,他们鼓吹的所谓“理论”,“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损害别人的发展。”不过,令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国内一些学者也紧跟升值舆论,“如果是有良知的学者,怎么就会不明白?”
管理预期重在完善汇制
“对于人民币汇率,不能就汇率讲汇率,也不能就升值谈升值。”接受本刊采访中,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认为,人民币汇率肯定不能急剧升值,升值损失太大,并且经济实力也不能承受,“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会造成严重社会影响。这不仅是汇率问题,还影响到经济复苏和就业的问题。”
在尹中卿看来,人民币汇率应该波动并逐渐升值,也就是通过不断完善汇率机制,从制度层面引导和管理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汇率问题。他举例说,“短期内,我们可以继续扩大与周边国家的货币交换协议,使更多周边贸易伙伴用人民币结算,减缓汇率升值的压力,减少美元外汇储备。”
对于如何缓解“一边倒”的升值压力,尹中卿的建议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逐渐开放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目前资本项目不可兑换的‘防火墙’,的确挡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也影响了人民币‘走出去’,造成美元依赖和美元储备的不断攀升,对全局的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外管局在这方面也正在积极探索。比如,“五个转变”: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