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广寻良策破解“秸秆禁烧”难题


 

  为提升汉中市对外形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推进绿色汉中建设,汉中市广寻持续发展良策,破解秸秆禁烧难题,全面抓好秋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一是外出学习明思路。

  今年七月前,汉中市政府就对秋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组织禁烧重点区域的县区环保局负责人和市环保局相关人员到外地学习考察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先进做法。在此基础上,紧贴汉中实际,形成可行性调研报告,专题在市人大常务会第13次主任会议上对学习考察的情况以及全市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现状进行了汇报。进一步开阔眼界,明确思路,充分借鉴外地经验,科学指导全市秸秆禁烧工作。

  二是视察调研寻良策。


  汉中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深入汉台、南郑等地实地视察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生产点、加工点、转化点,详细听取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情况汇报;了解县、区今秋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打算措施;听取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建议。要求各县区进一步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灵活方法,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力度,不断拓宽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渠道,增强群众环保意识,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部门联动夯责任。

  针对秋季水稻收割时节即将开始,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的现状,汉中市发改委对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成效向市人大、市政府进行了全面汇报;市农业局印发了《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实施方案》的通知;市监察局出台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追究办法》,对禁烧和秸秆转化利用工作进行专项监察;市政府先后下发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考核奖惩办法》两个通知,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发改委、农业局、环保局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的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形成了齐抓共管,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四是围绕重点定措施。

  及时召开全市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属地管理”原则,划定汉中机场、柳林机场,市中心城区及开发区、南郑、勉县、城固、洋县等重点县区周边、高速公路、国省道和铁路沿线为禁烧重点区域。要求将禁止随意焚烧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大力推进稻草粉碎还田,回收利用等措施,对重点县区采用机械粉碎还田和免耕覆盖两项措施转化利用稻草要达到20万亩以上;对确实不能转化利用的稻草,可按照“三烧三不烧”的原则(干烧、湿不烧,晴天烧、阴雨天不烧,中午烧、清晨晚上不烧),分期分批有计划地组织焚烧。

  五是明确奖惩严问责。

  对各重点县区和市直责任部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严格奖惩,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纳入年度综合考核“环境治理”指标,进行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市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以奖代补。市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对随意焚烧的处罚力度。每发现一个着火点处罚2000元,发生着火点未能及时扑灭,被通报、被媒体曝光的按每个着火点3000元处罚,处罚金额由市财政局从县区财政中抵扣。市公安局对恶意焚烧和造成严重后果及烧“第一把火”的依据《治安处罚法》、《消防法》予以严厉处罚,情节严重造成重大事故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市监察局对发生大面积随意焚烧及造成严重后果的县区、乡镇(办事处)、村组和责任部门有关责任人员实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