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下列指标,设定为目前应该法定达到的最低社会福利标准:
基本医疗保障:每年每人400元(依据神木县),基本养老(少)金每人每月1200元(依据江苏普通县城一般工人的月收入)。
依据国家2009年国家人力资源部报告,实际享受养老保险人数约为6050万人,人均养老平均工资为每月1225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1937万人,基金人均支出1200元。
一个国家的人口,从年龄上划分,可分为三类:0~14岁为少年儿童人口,15~59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0岁或65岁以上为老龄人口。
以此为据,2009年养老人数为1.67亿,养少人数为2.4亿人(考虑到中国孩子对家庭的依赖性及受教育年龄的提高,养少人数还要增加0.7亿人)。按这样的标准,中国的国民,85%的人没有这样的法定最低医疗福利,95%的人没有这样的法定最低养老(少)金。
这是中国现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国内各行各业(除了垄断行业)皆存在恶性竞争的最根本的原因。假定我们给全体国民提供这种最低的社会福利保障,就可以增加对基本医疗的需求约每年4400亿元,增加养老(少)需求每年68600亿元。那么,增加这个最低社会福利保障,国家承担得起吗?显然,相对于每年近30亿元的GDP,是完全承担得起也做得到的。
市场经济是价值经济,市场经济必须在一定的价值空间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运行。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就更是如此,2008年的经济危机就揭示了这一点。现代市场经济,由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深,需求和有效需求及供给和有效供给的鸿沟越来越大,而供给和需求及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之间,具有越来越明确的相对独立性和绝对独立性。这就对连接这两方面的连接器和稳定器的需要,更为迫切。一个社会的基本福利制度,就是具有这种性质的连接器和稳定器。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价值空间,也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最初级的经济条件。
许多国人为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强而沾沾自喜,但是对中国所谓的国际竞争力强的原因,他们却根本不知道或者即使知道也闭口不谈。中国的所谓超强的国际竞争力,一旦扣除因血汗工钱的成本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的成本以后,还能剩下什么有分量的要素,那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养幼保险这些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福利保障,中国的中产阶级的所谓安居乐业的理想,不过是南柯一梦,随时都会破灭的。最近几天,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报道高院对不发工人节假日工资的企业要严加制裁的新闻,但就是没有批评政府在建设社会基本福利制度蜗牛速度的新闻,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代版啊。
同样,基于没有社会基本福利制度造成的恶性竞争的市场,是培育不出伟大的、负有责任感的、具有创造力的企业的,正如通行“森林法则”的社会中,只能存活最寡廉鲜耻的人而不能培养出正直的公民一样。
因此,为全体国民提供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并不仅仅是一个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中国是世界工厂)的当代中国的社会道德需要,而是中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经济良性循环的需要。建立中国全新的社会福利制度,首先要从解放思想开始,建立了中国全新的社会福利制度,不仅内需问题解决了,巨额贸易顺差及贸易争端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养幼保险这些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福利保障,提供给全体中国国民(尤其是偏远的农民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既是中国走向现代文明进步所需要的,也是现在的中国生产力水平所能够支持的(而且是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推动因素),利国利民,何乐而不为呢。
简论提供全体国民法定最低社会福利的经济后果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