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三角特遣


  武侠小说喜欢说主人公找到什么失传武功秘籍,然后练习,就驰骋天下,最后名扬四海,兼夺得美人归,当然大慰人心,但究竟有没有人问过,(一)绝世武功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二)究竟发生什么事会令之失传?(三)后人就算找到这秘籍是否就可以学到? 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足以令笔者反思整个由创造至失传的过程是怎样的!

  

  死秘籍,生掌舵

  话说最近有一企业要求笔者客串一天,讲解有关危机管理及媒体处理,大部分读者都不是习武之人,所谓秘籍对他们来说是泛指商学 / 管理学 / 治理学等课题, 由于笔者在上世纪末在中国经历过一次大危机,不久就顿悟了一套模式(见图)。先讲设计,大家不妨上网,搜寻Crisis management,它会告诉你这名词是麦南马拉当美国国防部长,应付古巴危机后开始流行,于是有学院教授开始写论文,归纳成危机处理模式,笔者也是念西方管理学出来的,但不同于一般教授,由于不是在企业前线就是在董事局,好像 “国美” 内斗─── 黄光裕大战贝恩之类事宜,笔者也处理过不止一趟,如果用现存流行的西方模式,他们的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缺点,就是全是一种线性linear的,由一个点point到另一个point的模式,简单地说,第一点要怎样,第二点要怎样,第三点要怎样……,这种一维(1D)模式的通病是当机构出事时,当事人未必能顺序背诵出这六七点,如有遗漏或次序错误,随时会车毁人亡。第二个是使用上的困难,这六七点顺序口诀,本身并没有加权处理,或者有轻重比例的使用附注,兼且在灾难期如火灾,天灾等时候,就算有使用手册 / 软件都未必可以找到出来。每个人在灾难期都会或多或少头脑发热,精神状态高低不稳定,对着手册,亦有可能“被鬼迷”用错。

  

  铁三角处理组

  所以为针对这些用者的存取困难,及精神状态不稳,我的设计是以角色分工为主,只要用者能牢记三个角色,就大致可以有效驾驭团队突围,中间的不叫CEO,而叫Leader领导人是为什么呢? 因为发生危难,最佳的领导人不一定是CEO,甚至在利益冲突状态下,一定不能是CEO,例如富士康跳楼事件,最好是由独立非执董担当领导人,才显得公平公正。 Imagineer可译作“想象工程师”,脱胎自迪斯尼式管理,实情我们是找一个乌鸦咀,每事都向坏处想,将事情说得要多坏有多坏,并且能想出一些意想不到之坏局之人,务求吓坏所有乐观者。 至于第二个角色Actuary是“或然率精算师”,能将各种坏情况比率,用或然率计算出来,然后跟机率的大小作排列,令第三位成员Fixer“修理师”,用他的网络(其实是电话号码簿), 找出可以解答各个不同问题的人物,这 “人形” 设计的好处是,若三个角色选对,就马上产生对冲效应,亦可根据前线情况,作出缓急轻重调整,而不是靠一个危机领袖,若要加上传媒沟通,发言人是可以直接向领导人负责,但千万勿跟三角队员接触。

  这套铁三角“武功”差点失传是因为曾经有部计算机被偷,恐怕没有存档,但无论我怎样努力,我都无法记起三个角色的设计与分工,后来有幸寻回,自己重新向自己学习(读者千万勿以为说笑,笔者年纪再大点,未必能向年青的自己学晓),并再加上传媒发言人的角色辅助。模型的2.0版是利用决策树,将问题分成上危中危下危,顺序要设计一个四个级别的应对方案,就要模拟出81个解决方案(1→3→9→27→81),我倒记得2.0版怎样用,但若1.0版的角色设计遗失,无法记起,即无法建立班子,不能利用众智。中文大学EMBA主任陈志辉教授的意见认为,这个三角特遣队的设计,比我的公司治理4P(Power,Philosophy,Policy,Policing),来得对社会更重要,在此浅谈一次,以防失传。

  作者为MASTERMIND传承壮大辅导CEO

  [email protected]

  (see below attachment)

      Crisis Delta Force

 
  
 

All rights reserved by Mastermind Strategy Advisor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