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牵手正道会是无言的结局?


江淮牵手正道会是无言的结局?

张少华

    一言成畿, 担心或成为事实!

    还未来得及披上婚纱的热恋之人,恐怕就要说离去。

    日前,据有关媒体报道,由于无法获得相关部门审批,江淮汽车与正道雄伟的“新能源汽车”造车计划,可能将无果而终。

    早在江淮牵手正道消息传出之后,就有分析人士预言,“考虑到仰融个人特殊的背景,其与江淮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最大风险在于能否通过政府审批。但总的看来,前景并不乐观”。

    而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茂方刚刚在四川成都召开的首届全球汽车论坛期间,接受媒体的访谈时的一番言论,也颇让人玩味。

    他指出,“新能源汽车它是一个大课题,江淮也不是今天才开始做,几年前就有了非常好的储备,产品的技术路线,人才团队,包括生产,都有了非常好的储备。正道是正道,江淮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计划应该是非常齐全的,运作的也是非常高。”

    依笔者看,言下之意,就是“没有正道助力,江淮也有能力把新能源汽车搞好。”话语间,似乎隐隐透露出那么一丝丝有做好了某种准备的打算。

    上个月初,仰融控制的正道集团旗下公司——天津正道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将按照50%50%的对等股权比例,与江淮汽车共同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作为实施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等业务平台,合资公司注册地为安徽省合肥市。合资公司按国家汽车及新能源产业政策和规划,将采取整体规划、分步投入、分期实施的原则,首期投资总额不少于20亿,主要投资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核心零部件。

    但是,该项目普遍不为分析人士看好,并据传被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权威人士直斥为“大忽悠”。

    根据“金融奇才”仰融的计划,在内地一期投入400亿~450亿元,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产能基地;而在美国投资100亿美元,建成300万辆产能的整车生产基地。

    按照仰融的打算,正道集团将在阿拉巴马州投资100亿美元,2013年投产一期工程30万辆,2016年实现60万辆,2018年实现100万辆,最终建成300万辆产能的整车生产基地。

    此外,仰融还给国内地方政府开出了前所未有的诱人承诺——“831111”: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元,税收1000亿元,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

    但“400亿元人民币+100亿美元”的庞大资金中的三分之二,将打算通过国内定向私募和海外发行债券获得,而只有三分之一的由正道出资。

    按照正道的投资规划,中国阔佬们投资移民美国项目,两年内融资规模涉及人数要达到7000人,即35亿美金,融资将用于美国阿拉巴马州工厂的建设,以及部分产品开发费用。保证,“五年后投资者拿到绿卡,同时拿到价值65万美金的上市公司股票,届时,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判断,抛售股票,或继续保留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分享未来的成功……”

    因此,仰融看似惊人的造车计划,只被业内人士轻描淡写地称之为“画饼充饥”、“空手套白狼”,难以有效实现。

    不过,即使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审批,江淮在“无法律约束力”与正道的新能源汽车合资意向中赚足了眼球,达到了为自己新能源汽车以及乘用车造势的目的。这就够了。

    如果正道真的在技术和融资上帮不了江淮,就无疑失去了合作的意义。

   仰融声称其拥有第三代内燃机技术,据说车辆凭借每升汽油可以行驶300公里,燃烧率可以达到95%以上,接近零污染。研发的车型到2012年投产的时候,就能达到4750英里,高于美国总统要求的20%~30%。为此,“正道集团”与美国相关供应商正式签署了包括共轨直喷、两级增压、稀薄燃烧技术、中度混合动力等技术在内的联合开发协议,并且买断了德国FEV公司混合动力自动变速箱2016年之前的技术专利。

    但是,其技术全球领先性,未经任何专家和机构证实。

    而眼下,正道的手头也不宽裕。

    不久前,业内人士指出,天津正道注册资金只有区区200万美元,而其母公司香港上市公司正道集团市值不过20亿港元,并且过去5年中有4年亏损。

    正道虽然表示将以1.8亿元人民币收购浙江佳贝斯绿色能源公司100%的股权为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做铺垫,但是只计划支付3600万元现金,其余1.44亿元则将依靠增发4.5亿新股支付。

    与此同时,正道的融资计划开展的并不是很顺利。

    据6月初的国内媒体报道,中国阔佬们“对仰融投资移民计划感兴趣的并不多,真正签约该计划的人数不超过120人。以此计算,半年以来,仰融倚重的投资移民业务仅仅为其带来了6000万美元的资金,相比仰融庞大的造车计划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今年9月初,正道集团公布的2010年中期业绩也比较惨淡。期内公司亏损523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794万元亏损额增加9.2%;公司总营业收入为699万港元,同比下滑6.8%

    这些因素,都给仰融的复出造车梦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让人不禁叹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沧桑是“正道”……

本文独家提供给搜狐汽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