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創新經濟最大的困難是理念突破


    和訊消息 2010年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於9月13日-15日舉行。人民大學經濟學院著名教授、博士生導師方竹蘭女士,就本次達沃斯論壇的主要議題接受了和訊網的訪談。她表示,發展創新經濟最大的難點在於理念突破,如果理念不變,就容易將創新當做政府工作的一個政績工程,對創新經濟發展不利。

  以下是部分訪談實錄:

  •  

  主持人:當下,中關村在培育自主創新氛圍、深圳在辦南方科技大學、無錫在提升吳文化視野,在您看來,要想奪得這一波中國創新經濟的中心地位,應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方竹蘭:最大的突破就是理念突破。走了很多地方,我覺得大家都在講創新經濟、新型戰略產業、節能減排、建立低碳經濟,但是可能受原來傳統GDP發展的這樣一種指標考核的影響,或者說原來這樣一種發展思路的影響,實際上還是帶有一種急功近利的色彩。因為創新經濟是一個超越個人利益的,為社會、為民族、為後代著想的產業,這樣一種產業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從長計議,我個人感覺還是比較浮躁,這是理念上的(問題)。

  還有一個理念的問題,創新經濟的發展,在中國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加深體制改革,中國原來的高度集權的傳統計劃體制,有了很大的變化,有了很大的進步,經過30年的改革,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它相對於原來改革前的這樣一種產業發展,我們是進步了,但是我們現在這種體制狀況,相當於新型戰略產業發展的需求又是不夠的。

  比如說有的地方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我就問他們,你們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企業家決策的參與度有多少,他們可能覺得,只要我們征求他們意見就行,實際上創新經濟是一種自主的經濟,不是政府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它是創新者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這方面政府還是管得太多了。所以,可能體制改革這方面的理念突破,如果這個理念上有突破了,我想可能我們在具體制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或者是創新經濟發展的體制、制度、政策的時候,可能更多想到怎麽樣依法,怎麽樣搞民主建設,怎麽樣發揮社會自治的作用,怎麽樣尊重知識,怎麽樣鼓勵草根創新,重點就不一樣了。

  如果這些理念不變,可能就變成,政府拿一點錢出來,看中了誰,誰就來搞創新,創新成功了,政府再給錢,這是把創新當做政府工作的一個政績工程來做,就不對了。這裏面有很多理念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