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温家宝在纽约讲话了,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放人。本来,中国高层这些年对日曾以极大耐心作出妥协,争取日本民意,但此次日方强硬及僵化的态度,把中国政府逼到不得不由高层表态这个地步。
民主党上台,国内曾抱有极大期望。其实,在国家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那些在野党的朋友,一旦上台,必以国家利益作为其外交准则。本来,这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刘迪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刘迪去年就曾撰文警告,两大政党体制下的民主党,可能以对华强硬姿态争取民意支持。不幸这个预测言中。民主党此次选了一个完全没有外交经验的人当驻华大使,刘迪也在这个人上任前写过一篇评论,希望他超越经济,而能成为一个打通政治、经济的人物,而今天两国的事态表明,他没有成为这样一个人物。
民主党强调要政治主导,所以非要挑一个财界人士当驻华大使,这本来是日本内政,我们不应过问,但是,这次中日外交危机表明,民主党选择的这个民间大使,并非胜任。这也说明,外交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并非跟人混个脸熟就能称为外交家。日本在这次事件中的一个失败的表现是国内政治优先,否认外交的力量。
这点我们要注意日本外务省在这个事件中的态度。对于撞船事件,外务省在7日当天即表示反对抓人,他们担心这件事情闹大,损害日本国家利益。今天两国外交危机发展到如此地步,日本政府内部也不得不承认,外务省的第一时间判断正确。
本来仙谷是有可能行使政治决断,24小时内放人。即时对于国内舆论,他也完全可以把中国渔民驱逐出境“强制送还”,并召见中国大使,“表示抗议”。而中国也可以表示一下抗议,这种外交把戏做一次,就可以掩人耳目,瞒天过海。但是这个律师出身的市民运动政治家,缺乏外交经验,竟然要“以日本国内法严肃处理”。现在,他已经为这个错误的决定付出代价。现在民主党到处找人,想找一个能跟中国上层传话的人,但是,目前事态发展已经超出某一个人所能控制的程度。
我们知道,鸠山政权推行“东亚共同体外交”,尽力加强与中国的友好。事实上,中日关系日益向好的方向转变。温家宝访日时,并不在意日本是否政权交替,仍然将东海油田的重大礼单交给日本。但自从6月以来,菅政权的外交政策急速向美国靠拢,并反复强调中国威胁。这种调整幅度十分惊人,令中方十分疑虑。日本抓人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因此民主党对华外交的重大失败,从本质上讲既是菅政权外交政策调整的严重失败,也是日本政治日益内向的开始。
假如菅政权无法迅速修复两国关系的,必然重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关系,这个影响是深远的。也许,我们只能等待民主党内的反对派或自民党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