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院长烦死了:明年我就到点了,你爱上哪告上哪告!


梁石川

 

    潍坊是“风筝城”,离海滨城市烟台、青岛都很近。海风吹来,风筝放着,那叫一个快乐,叫一个爽。如果真像媒体报道的那样,这里的民众生活安稳,社会和谐,那老百姓的日子可真是比蜜还甜。你别说,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全国正在推广“潍坊模式”。该媒体称,这里的法院化解社会矛盾那叫一个绝。据说该市法院系统的一位庭长,张嘴就吟了一首即兴诗:“诉调对接实在好,省时省力矛盾消;法院主动拓职能,多方参与热情高;宜调宜诉两相宜,构建和谐是目标;喜看今日潍水地,和谐春风处处飘。”

 

这首即兴“诗作”,夹发在今年510日的《人民法院报》一篇题为《看潍坊法院如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文章里。是头版头条。于是,这首诗就成了文章的“文眼”。透过文章的内容把潍坊的社会和谐,人乐的安居乐业一描写,加上即兴诗的帮衬,那叫形势一片大好。笔者注意到,在该文中提到一个人,就是那个想拍拍屁股走人的奎文区人民法院院长李建文。文章引用他的话说:“这些‘老大妈’的功能法庭代替不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到法庭更有利于当事人双方矛盾的真正化解。”李建文说的是苇湾社区两户居民像郭德纲一样抢绿地种花,在该区法官的帮助下,被社区“老大妈”调解,和好了。

 

文章看到这儿,笔者哑然失笑。邻里之间的矛盾化解,有人出来做个“和事佬”,原本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似乎和人民法院关系不大。可在李院长这儿就成了经验,想让全国的法院学习。不过,说句真的,“潍坊模式”到底好不好,笔者不敢妄加评论。专家说好就是好吧!不好,人家《人民法院报》干嘛发在头版头条?

 

只是,在这个和谐的大环境中,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让笔者对理论上的“潍坊模式”产生了怀疑。一段时间以来,大众网、天涯社区、网易论坛等门户网站,有一个叫宋乐义的人,接发了《腐败法院生气了》、《中央政法委督查腐败法院》、《法院院长真豁上了》等多篇帖子。咦,潍坊不是典型吗?老宋这是咋得了?没事吧!如果离的近的话,笔者真想伸伸手摸摸老宋的头,是不是发烧了或者感冒了。一看帖子,笔者傻了。原来是9年前,老宋的老伴因病住院,死在潍坊市肿瘤医院里,产生了医疗纠纷。这还不打紧,潍坊各级法院都对该案进行过审理,现在,中央政法委也插手了,据说现在该院审理的凭证,连张正规的医学鉴定还没有。

 

据老宋发在网上的帖子称,他是潍坊市自来水公司的职工,9年前,妻子李金娥生病住进入潍坊肿瘤医院,该院为了获取每次高达980元的热疗收费,故意违规治疗,将本应2-31次的射频热疗改为每天1次,连续9天,将患者左肺烤成碎片,导致患者呼吸衰竭而死。

 

笔者根据网上的帖子,给宋乐义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老宋很警惕。不知道他在害怕啥。据其提供的信息,笔者在网络中搜索到齐鲁晚报刊发的《一场医患纠纷八年未果 只因医疗鉴定作不出,法院专门为此开研讨会》的文章称:“本报46日热线消息:市民刘先生的爱人在接受医院治疗一年后不幸去世,他认为这是医院的治疗所致,遂将医院告上法庭。由于无法做鉴定,纠纷一直持续了8年。法院为公平判决此案召开了一次研讨会。近日,资深法官认为,在审判前提前公示,听取各方意见将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好尝试。  2001年,市民刘先生的妻子因患肺癌在城区某医院接受射频热疗,2002年刘妻去世。刘先生认为医院对妻子进行的射频热疗不符合规定,导致妻子左肺上叶蚀变、消失而憋死。”

 

笔者对照老宋的帖子与晚报的报道,诸也产了一些疑问:难道潍坊市肿瘤医院在2001发生过两起极其相似都因热疗而死亡的病案?或是报料人老宋对号入座了,误认为刘妻即李金娥呢?或是该报记者并没有去采访报料人,直接胡编了个稿子就发了?匪夷所思。

 

对此,宋乐义说,自己并非对号入座,文中的刘先生就是自己。这是奎文区法院通过报纸在造假。文章其中一个作者奎法研,即奎文区法院研究室。

 

据其称,报道说“由于无法做鉴定,纠纷一直持续了八年。”而事实是怎样的呢?八年前,潍坊医学会发现被告肿瘤医院的病历多处有关键性的改动,当即退回,导致不能做医疗事故鉴定,还出具了公函;2002年奎文区法院在一审中因多次执法犯法,被三换审判长。他向检察院抗诉,市检察院民行处一位孙姓处长答复他“下周向省检察院汇报,由省检察院向省高级人民法院抗诉。”过了半个月后,市检察院一位副检察长对他讲:“老宋啊,你这个案子市政法委领导在会上讲了,就这么着吧。”

 

文章还说:“听取各方意见将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好尝试。”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老宋说,所谓的研讨会是42日开的,47日见报。而他是48日由朋友看报后告诉他的。去奎文区法院问李院长,其竟说:“当事人不能参加,当事人来了,专家就不来了!”而报纸上说是:“听取各方意见。”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从老宋的帖子中看出,他是真急了,文章称:“潍坊肿瘤医院无法提供射频热疗的原始记录。”而奎文区法院八年前的判决书是这样写的:“而被告(潍坊肿瘤医院)以种种理由不能向本院提交。”这不是公开造假吗?

 

就这样,一起“医疗纠纷”案件,被审来审去,审了8年。宋乐义不断地申诉,不断地给各级领导写信求援,这才盼来了中央政法委的答复与督查。开始宋乐义好象看到了希望,但是此答复与督查一到潍坊,就又卡了壳。让宋乐义再次掉进冰窟窿。有一次,宋乐义去找审判长要求复印病历,审判长说他不是律师不给复印。他只好去找分管院长,她说:我跟他说了,他不听,我也没办法

 

分管院长的话不管用,审判长不听,这下真让宋乐义没招了。今年427日,审理该案子的审判长谭某把他叫到法院说:奎文区法院不想审这个案子了,你写申请换一家法院审吧!但被老宋给拒绝了。他说,“奎文区法院的法官们吃着人民的饭、穿着人民的衣、拿着人民的钱,想审就审,不想审就拉倒,法律的尊严哪里去了?”

 

嘿,他到把奎文法院给“赖”上了。九年了,不想管了,没门。据宋乐义的帖子中称,有一次,省高院想调走案子的卷宗,该市法院竟称,卷丢了,找不到了。半年后,才将卷宗发往高院。老宋说,因为复印病历的事,他去找院长李建文,其推脱着不给办。只让他在中央政法委转来的材料上签字,可字一签完,李院长的脸就变天了:我的原则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明年我就到点了,我谁也不怕。你爱上哪告就去哪告吧!

 

乖乖,此话出自一个法院院长之口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他不仅把宋乐义当球给踢了,还想拍拍屁股走人。有时候,想想老宋的执拗,被农村人称之为“强驴”,就像湖北孝感那个穿法官袍上访为老婆讨工作的法官冯宾一样,让人头疼。最终李院长累了,不想管了,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正明年就到点了,谁也不怕了。让宋乐义愿意往哪告往哪告去。

 

笔者在想,这时的李院长的心情,一定不如接受媒体采访时,那么地开心。那多长脸,不用说“明年到点走人的事”,也不用心烦。这个年龄,到更高位置上去工作还算年轻的呢!大报一刊登,人一长脸,被上级领导发现是个“人才”,转眼给提拔了,那多光彩。只是,现在宋乐义老人正追着他的屁股,和你要公道,要正义,要公正的判决。可烦死他了。

 

只是不管李院长怎么烦,这是他的工作,他还得管。管不好,还要被“问责”!不是一句“明年我就要到点了,我谁也不怕!”就可以推脱责任的。说这样的话,也不怕伤了老百姓的心,给“潍坊模式”抹了黑!怪哉!

 

新闻链接:

看潍坊法院如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0-05/10/content_8843.htm

一场医患纠纷八年未果 只因医疗鉴定作不出,法院专门为此开研讨会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07/075817333989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