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山海关,由于区域保护,不是单调的城墙,更重要是古城维护和开发,情趣盎然。
山海关古城的夜景,令人震惊之美
按照区域保护和区域开发,长城的无尽魅力,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我的一篇《长城英文译名错误之我见》,发表在9月17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博客上的文章名字叫《长城英文译名错误,Great
Wall误导海内外》,约定俗成的不严谨的英文翻译名称,其实很多,比如,赤壁被翻译为red cliff
,直译为“红色的悬崖”。我指出长城的英译错误,不是抠字眼,目的是结合多年来各方学者的普遍实践,既有文保领域的专家,又有文化开发领域的专家,提出长城的遗产保护和开发需要重新厘定思路,长城需要转型。
这个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9月26日晚9点20分,我做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博闻天下》节目,和听众朋友比较详细地分享了我的观点。下面是节目部分文字实录。
根据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长城是历史建筑群
主持人玉昆:长城是人类文明的建筑奇迹,是世界文化遗产,长期以来,长城在英语中,被翻译为The
Great
Wall,直译就是“伟大的墙”,这个词几乎和CHINA一样,广为人知。最近,著名文化学者裴钰先生,在对长城进行考察之后,在报纸和博客上发表文章,认为长城的英文译名存在着误导,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国际对长城的理解,也影响了国内对长城进行保护和开发的思路。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引来了很大的关注。从这场长城英译名讨论中,其实,我们更感兴趣的是长城的保护的现状和不足的一些思考。
裴钰先生你好,你到长城考察文化保护的情况之后,发表文章,特别从长城英文译名的入手,提出这个英译名并不准确,存在着误导,为什么这么讲呢?
裴钰:我在长城景区考察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个,就是The Great
Wall,直译就是“伟大的墙”,这是不准确的,其实很多英文译名也存在这个问题,比如,赤壁,英文翻译是red cliff
,直译为“红色的悬崖”,也是一个不太严谨的译法。
因为长城并不是一个墙,这个词中就有一个“城”,在很大程度上,在很长时间里,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以为长城是一个墙了,所以,我提出长城英文译名不严谨,更重要的是希望对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思路,进行重新的梳理。
山海关长城,城镇之长城。
夜景,格外令人震撼,古城之美,也是长城的本质之美
长城是城,她是世界文化遗产,按照世界遗产的定义,她严格上属于历史建筑群,她是典型的中国边塞城镇的概念,举例子来说,大同镇,今天的大同市,明代叫大同镇,是边塞重镇,里面有长城的墙体,也有屯军地,商贸地,办公机关设在今天的大同市内。
长城不仅仅是军事防御的功能,还是边贸往来的重镇,秦汉到明代,长城是多民族聚合的地方,边关可不是关,而是城镇,比如明代的马市,我们和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用钱购买马匹,彼此互市,地点就设在重要的长城城镇之中。
长城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保留着非常丰富的多民族习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地区。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长城是典型的历史文化建筑群。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长城看做是一面墙了。现在,我们的《长城保护条例》,对长城的定义两个漏洞,一个是,长城的定义,应该包括墙体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这就是城镇保护;另一个是,墙体的地下部分,也应该纳入长城保护的定义。这个,在今天的学术界,通过长期实践,逐渐发现了这两个漏洞,需要尽快完善。
长城和马其诺防线,完全不同
主持人玉昆:看来,对于长城的保护和开发的理解,的确需要重新地理解和澄清,其实,我们的确存在着很多对长城的误解,比如,把长城理解为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裴钰:对,比如,把长城和马其诺防线作类比,认为两者类似,其实,两者完全是不一样的。
长城是成片分布,不是一条线
主持人玉昆:嗯。你在博文中,也提到了一些国人对长城的误解。比如,长城仅仅是军事工程吗?长城真的只是在北方才有吗?长城只是由我国的汉族来修建的吗?这些误解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裴钰:咱们北京人特别喜欢长城,有的人以为长城只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其实不是的,包括我们的湖北湖南浙江,都有长城分布。长城也不是仅由汉族来修建,我国的辽代、金代,也修过长城,她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劳动结晶。
长城的分布也不是“一条线”,我国的三北地区,还有中原,东南,山东等地,都分布长城,总长度50000多公里,是典型的区域分布,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大片”,是成片分布。
还有这个边关的概念,举个例子,今天的山海关,天下第一关,但是,现在,山海关开始重视区域保护和区域开发,大力维护山海关古城,今天的朋友们到了山海关,不仅仅看到长城的墙体,还会看到山海关的古城。这就不是“点保护”,而是区域保护。
明长城恢复需要100亿,不科学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丹东修长城,1公里的墙体花了2000多万,按照专家预估,整个明长城的墙体修缮,大概需要70亿到100亿人民币,这种投资太大了,也是不科学的。所以,我们要讲区域保护,把关隘、屯军地、生活地,还有商贸的店铺、商业街、商镇一起来保护,不再修墙了。而且,我也跟大家说,用现代石料砖料修起来的长城,不能说古代的文物了,而是现代建筑了。
区域开发能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主持人玉昆:嗯。实际上,你提出great
wall误导,并不是在抠字眼,并不是说要在语义学找一个更好的词来代替,其实,你是在告诉大家长城到底该怎样保护,她的现状又有哪些不足。我们对长城的保护,是保护墙,还是搞区域保护和区域开发?不仅仅是在北方要保护长城,还要在其他地区也要保护长城,变成立体的保护和开发。
裴钰:是的。毛主席有句诗: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个“到”字很准确,是说,你要亲身体验边塞古镇,体验民族民俗,感受边塞古镇的生活,而不是“爬”字。现在,国内外游客到长城,停留在90——120分钟,基本就是爬几段长城而已,所以,从尼克松开始,到奥巴马,他们就是在长城墙体上溜达一段时间,只是爬,其实,他们都错了,并没有“到”长城,还不是好汉。
我们讲区域保护和区域开发,首先省了很多民心民力,避免了无效的大量投资,其次,促进民生发展,确实,古城开发比纯粹的看墙,收益更大,更能当地百姓带来发展的实惠,确实可以很大地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主持人玉昆:嗯。其实,你是在对长城保护和开发进行重新梳理,不管以后,长城的英译名是不是依然叫great
wall
,还是叫其他的名字,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把长城当作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来保护,而不是简单的古墙加以保护。对长城的保护和开发的思路,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我想在未来,做出了这样的调整,未来长城的保护和开发,都会出现新的局面。好,谢谢裴钰先生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裴钰:谢谢主持人,谢谢听众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