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开发占地推涨菜价不无道理
李华新
6月份以来,国内蔬菜价格已经连续十周上涨。2010年9月25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对此展开的调查称,城市菜价居高不下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实际上在于城市周边的大量菜地,让位给了大规模土地开发,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时间:09-27 08:01 来源:人民网 )
今天我们来关注老百姓的菜篮子,根据农业部统计,进入6月份以来,国内蔬菜价格已经连续十周上涨,涨幅达到30%。9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 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明确指出,目前部分大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容易导致蔬菜价格大起大落。这些大城市为什么自己满足不了蔬菜供应。
据了解现在北京的蔬菜自产供应市场的量为10%,而上海是在50%,杭州则是30%。而且在杭州其实不仅只是在蔬菜交易市场,见不到当地生产的蔬菜,即使有也是比较少,请看这样的一个场景,杭州蔬菜批发交易市场,也是杭州市蔬菜流通的大本营,每天凌晨是整个市场交易最繁忙的时候,一辆辆满载蔬菜的大货车整齐排列,停满了整个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市场里几乎所有的大货车都挂着外地牌照,近的有湖北、江苏,远的有黑龙江、河北、山东等等。这些司机操着各地的方言告诉记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
而且是因为这些菜是远道而来,加上在路上的费用,以及冷库费用、小工的费用、包装的费用等等,蔬菜运到之后,价格都是要加到菜价上的,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菜价。山西运过来的圆白菜,在当地的收购价是每斤一毛五,运费每吨500元左右,加上冷库费用,人工费用,成本平摊到每斤菜上是三毛钱,达到了菜价的两倍。而从路途更远的甘肃、内蒙古、甚至海南运来的外地菜,运输成本就更高。
杭州原来蔬菜供应,特别是叶菜主要是在城市周边,现在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相当一部分蔬菜基地都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原来江干区有3万亩蔬菜基地,现在还不到一万亩。
这样的一个例子已经充分说明了现在的城市随着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随着各个不同名目的开发区的建设用地规模的增加,现在占用近郊土地已经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过去的城市周边的几乎都是菜地,而城市居民也习惯了近郊这些菜地的供给。
一方面是本地菜的种植面积的减少,不得不依靠外地蔬菜,另外一方面的外地菜进城的路途遥远,再加上费用的增加,供应商、批发商、和零售小贩的加价销售,使得进城蔬菜的价格陡增,而且是即使是产菜的旺季这一现象也见不到明显缓解,结果就使得城市菜价开始日益高涨。
因此说,在城市化的进城过程中,在开发区的扩张和房地产的开放过程中,因为是这些建筑在不断蚕食城市周边的菜地,这些菜地只好越走越远,那么进城的费用就会不断增加,一旦遇到天气异常,外地菜不能及时运输到位,就会出现菜价暴涨,城市居民也就难以吃到价格低廉的蔬菜。
今天,笔者到济南周边的一个市去参加一个会议,所感到的一突出现象就是,路边的建筑越来越多,是你见到土地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在那些日益繁华的背后,见不到那些广袤的土地,使得你感到的不是因为这些繁荣带来的喜悦,代之而来的却是一种担忧,因为现在是可以依靠外地菜来供应城市,因为各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可以远途进行贩运,只是菜价看涨,可是要是在蔬菜面积减少到无法满足人们需求的时候,那么,高价菜不仅会推涨菜价,而是无地种菜时,那么靠科技的产品是不能成为绿色蔬菜,供你食用的。
粮食种植需要确保底线,不能突破红线,现在城市的菜地,也需要确保一个最基本的红线不能逾越。因为城市无菜可吃也不行!今年的菜价上涨,实际上也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提醒我们,城市发展不能顾此失彼,光看钱袋子,而忽略了老百姓的菜篮子。 当菜篮子成为一个工程,那就是说这也是涉及民生的大事情。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