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控制权争夺的大戏初步落幕了,在中国证券历史上从没有过哪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如此引人瞩目,让年轻的中国股民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资本市场的商战大戏,以往资本市场商战之残酷及激烈我们只能在电视剧中观赏,如今却是"真人秀",即使是上世纪的“宝延风波”与国美大战相比只属“小儿科”,虽然国美控制权之争以陈晓留任胜出结束不符合(网)民,但却是合法合规,说明了在资本市场,公司的控股权不单是民意说了算,关键是全体股东的力量。金光暂且引用舒圣祥先生的一段精彩评论:
国美大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这样一场利益之争中,国家法律和公司章程得到了完全的尊重,最后的结局和将来的道路,不是由管理层说了算,也不是由创始股东说了算,而是交给了“股股同权”的资本博弈。资本商战最重要的原本就不是结果,而是对规则的尊重,具体个人谁都可以输,但法律不能输规则不能输,不讲规则的市场经济不可能有秩序,不讲规则的公司治理不可能有公平。写在法律纸上的法规条款,得到了一次完整践行的经历,并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文明治理的榜样,这应该是国美之争的最大价值所在。尊重法律,尊重股东,合理利用游戏规则,合理利用舆论资源,不搞阴谋诡计克敌,不搞暴力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市场化进程和现代企业理念的一次进步,甚至还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坐标。”
其评论很精彩,如果我们抛开道德层面,国美大战能在不受外界力量干涉下,在法律的框架下民主投票,确是中国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一大进步。同时也为未来中国证券市场带来深层次思考,从这次国美大戏争战的双方争相拉拢股东来看,中国股民未来的地位未来将会得到更加尊重,我们不单是股民,还是股东,我们拥有否决权,我们不但可以用脚投票,还可以用手投票!
当然,国美之争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忧虑:因为它“让民企创始人看到的只是如何加强维护家族企业的控制权和绝对利益,让职业经理人看到的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服从地位与得过且过,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不是更多合作而是更多猜忌,这对于民营企业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恐怕更不是一件好事。”
总体上是积极的意义大于消极的意义,起码让大家普及的《公司法》等有关法规,让公司管理层今后学会尊重股东,尊重市场,也让大股东学会深层次思考如何学会保护自己。
当然,国美的大戏远没结束,因为黄家提出的第4条议案,即撤销国美于2010年5月21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的配发、发行及买卖本公司股份之一般授权,获得了通过。这也就暂时避免了国美董事会通过增发进一步稀释大股东黄光裕方面股权的威胁。不少评论认为以黄光裕的性格肯定不肯罢休,所以未来股权之争的大戏将会继续上演。
回到A股市场,现实的影响是,沉寂的市场正苦恼找不到题材,恐怕现在有了,就是“股权争霸战”,收购概念股的炒作最是时候了,重点应是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总市值偏小,收购成本较低的个股。
至于大盘,昨日大盘的回落属于正常的调整及节前想参与理财及存款资金的流出,只要能继续在2600点上站稳就没问题,选股重点是收购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