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先进模范人物都一样,都是心里只有百姓没有自己,工作中都是乐于奉献,甘愿吃苦;生活中都是大公无私没有一点私心。现年48岁先后在阿克陶县最偏远穷困的三个山区乡任职的师延林又是一个这样的人。他扎根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之中,默默奉献20年,学语言、探民情、解民忧,为民办实事。这一切都源于师延林奉献的情怀,源于他心底的大爱!
将百姓的冷暖始终放的心头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阿克陶县库斯拉甫乡党委书记师延林,在自治区推出民族团结进步的活动中,他感人的优秀事迹,在阿克陶县最偏远穷困的山区四处传颂。师延林之所以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是因为他工作细心的能从黑馕白馕读懂百姓生活。20年来,他骑马、骑牦牛,走遍了恰尔隆乡的角角落落,师延林不但能操一口流利的柯尔克孜语和农牧民拉家常,而且也常将自己的工资奉献给孤寡老人、缺医少药的病人、急需钱用的牧民,为他们排忧解难。二十年来,到底拿了多少钱给农牧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为了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他不顾地形崎岖,山路颠簸,奔波在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硬是想方设法建起了小型电站和高位水池。让住在深山里的农牧民,从此告别了世世代代摸黑过夜和下河挑水拉水的日子。带领帕米尔深山的牧民们开荒种果,建抗震安居房新村,将百姓的冷暖始终放在心头,用自己博大的爱心谱写着执政为民的新曲。
在师延林20年来的乡长岗位上,敬业,是他为实现崇高理想奋斗的外在表现;奉献,是他为构建新疆和谐社会、民族团结进步喷涌的内在情怀。在开拓创新的理念上,他是先行,在奔赴小康的道路上,他更是努力践行者。他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各族群众的大爱,在偏远的大山里用自身的行动唱出一曲各民族团结发展的时代之歌。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