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为何以贾雨村“拉赞助”开始?[图]


红楼梦贾雨村

[贾雨村成的是好事还是坏事,读完《红楼梦》就全知道了。按照《红楼梦》人生无常的祸福观: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会带来好事。贾雨村本人也不过是棋盘上一只过河的卒子,能够穿越楚河汉界,全靠甄士隐助一臂之力。甄士隐做的应该算是好事,可他的善举、义举却使贾雨村顺利地走上仕途乃至有了做坏事的资格。]      

                      《红楼梦》为何以贾雨村“拉赞助”开始?

                                  ■ 洪烛

   《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百科全书风范的长篇小说,自然少不了民俗的描写。除了婚丧嫁娶,最热闹的就是传统节日的场景。我们据此而了解到古人怎么过节的,甚至还间接地分享了他们每逢佳节复杂的心情。况且,《红楼梦》的故事框架,常常靠种种节庆构建起来的。节庆是人物性格、人际关系的大检阅。节日的场面很有看头,场面上的人,人的所思所想、所说所做,更值得玩味。

   譬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就写到中秋节。苏州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的乡宦甄士隐,中秋佳节家宴已毕,又在书房另外摆了一桌酒席,亲自踏着月色来隔壁请寄居在葫芦庙里的落魄书生贾雨村赴宴。贾雨村此前看上了甄士隐家的丫环,虽眉目传情,却无缘结识,倒成了一桩悬而未决的心事。正值中秋,举头望月,越看越像邻家的美女,酸甜苦辣涌上心头,信口吟成一首诗:“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瞻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唉,他心目中的婵娟就住在隔壁,却显得比月亮还远。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读者可别小瞧了这副对联,无形中预兆了黛玉与宝钗未来的命运。

   甄士隐登门相请,恰听见贾雨村吟诗,顿觉自己没看错人:这个书生果然抱负不浅。便笑邀:“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想尊兄旅居僧房,不无寂寞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蔽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贾雨村如遇知音,便随甄士隐到这边书院中对酌漫淡。人生得一知已足矣,天色也变得美好起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贾雨村内心的狂劲儿,被美酒美景(以及那不在场的美女)催发出来,玩了一场李白举杯邀明月的“超级模仿秀”,对月咏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好客且爱才的主人甄士隐,立马成了眼前这位狂傲不羁的诗人的粉丝:“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亲自斟了一大杯酒相敬。

   脂砚斋评点:“这首诗非本旨,不过欲出雨村,不得不有者。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红楼梦》里的三秋却如一日般迅速,稍纵即逝。

   《红楼梦》作为封建社会的四季歌,写尽了名门望族的春夏秋冬,让读者在季节长廊里亦步亦趋、且走且歌。这部摹画豪门春秋的人物长卷,却是从秋天开始的,又以秋天为结束。从贾雨村与甄士隐联袂把酒共度中秋节开始,又以贾雨村经历了飞黄腾达,最终被削职为民,在迷津野渡与成为道人的甄士隐重逢为结束。中间发生了多少事情?中间又省略了多少事情?都已化作秋风瑟瑟,落叶萧萧。

   姑苏城的中秋月,拉开了《红楼梦》的序幕。原本落魄如《聊斋》里赶考书生的贾雨村,在这个中秋节撞上好运气,得到贵人相助。甄士隐对于贾雨村可不只是有一饭之恩,他听说贾雨村想投奔京城应试却苦无路费,当场奉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想得非常周到,而且以物相赠时又说得情义双全:“兄何不早言?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从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

   这个中秋夜,贾雨村见到的月亮是最圆的。天上不仅有月亮,天上还真会掉陷饼呢!贾雨村手上捧着的银两、衣物,是素昧平生的好心人甄士隐慷慨赠送的,更像是天上掉下来的。在人生的瓶颈挣扎许久,他缺的就是这个。缺的就是这能难倒英雄汉的一笔启动费。幸好,甄士隐成为他事业的赞助人。贾雨村收下钱物后虽然仍是吃酒谈笑,心中一定暗喜:自己的人生有戏了!

   两人月下对酌至三更方散。甄士隐替贾雨村挑选了进京的良辰吉日:“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相晤,岂非大快之事!”施舍者似乎比接受者还兴奋,美美地睡了一觉。直至日上三竿方醒,还想再写两封推荐信给贾雨村带到京城,以便他在陌生之地能有个仕宦人家投拜、寄居。让人去请贾雨村。家人回来后汇报,葫芦庙里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就赶路进京去了。也留话托和尚转告甄士隐:“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好个急性子。原本只欠东风,中秋夜借到了东风,一刻也不愿耽搁,立马直挂云帆济沧海。看他那雷厉风行之势,没准真能成事的。

   至于贾雨村成的是好事,还是坏事,读完《红楼梦》就全知道了。按照《红楼梦》人生无常的祸福观: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会带来好事。贾雨村本人,也不过是棋盘上一只过河的卒子,他能够穿越楚河汉界,全靠甄士隐助了一臂之力。甄士隐做的应该算是好事,可他的善举、义举,却使贾雨村顺利地走上仕途,乃至有了做坏事的资格。

   姑苏城的这个中秋节,是无数中秋节中很平常的一个。对于怀才不遇的贾雨村,却是不平常的。他撞上好运。虽然这个好运未来也将带来厄运。这个中秋节是整部《红楼梦》的药引子,不仅使荷戟独彷徨的贾雨村从此饱尝酸甜苦辣咸,还将间接地影响千里之外京城里贾府的命运。原本是荣宁二府局外人的贾雨村,在这个中秋月圆之夜,意外地获得了参予其盛衰成败的可能。那天上掉下来的五十两白银(在贾雨村眼里一定比月亮还亮多了),就是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本。

红楼梦贾雨村 

   秋天为《红楼梦》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悬念,又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转折点。贾府的荣华富贵,是在秋天达到高潮的,又在另一个秋天开始滑坡,体现出颓势。

   清官难断家务事。四大名著里,惟独《红楼梦》尽写的家务事儿。不是拜年,就是过节。不是婚丧嫁娶,就是过生日。不是烧香,就是还愿。不是你病了,就是他醉了。不是这个人挑花眼了,就是那个人看走眼了。表面上琴棋书画诗酒花,暗地里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过是把一日三餐变着花样来吃。把家长里短换个调子来弹唱。颠过来倒过去,忙得不可开交,说白了仍然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荣华富贵抵不过大梦一场。所以,清官也难断《红楼梦》。看官更是如此。这本书养活了多少红学家,鸡一嘴鸭一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目光浅的从别人家看到自己家,眼神好使的却从家看到天下。家就是天下,天下就是一大家啊。天下事,不过是家务事的放大。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贾府的经更难念。为什么?贾府大呀。这个大家牵涉里里外外许多个小家。不仅如此,还隐隐约约联通着天下。天下人都在羡慕贾府的辉煌,天下人也都在等着看贾府的笑话。曹雪芹写《红楼梦》,把这本难念的经给念出来了,给念完了。不只念了荣、宁二府的经,还把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全给念了,全念了一遍:“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只是个引子。后面引出的故事多着呢。金陵十二钗,哪一个不在情天恨海里长大,要引经据典慢慢查看,才明白这个为什么这样,那个为什么那样。

   大观园里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经,都有一副小算盘,每个人都不简单啊。什么叫家务事?家务事就是把算盘当成经来念,把经当成算盘来打。《红楼梦》里,不是你在算计我,就是我在算计他,没完没了,恶性循环。天下事,其实还不一样吗?不过是他家算计你家,你家算计我家,算来算去,也没算明白,究竟谁赢了谁输了。

   王熙凤是个铁算盘,算计的是利。林黛玉的算盘柔若无骨,计较的是情。薛宝钗最厉害,一会儿把利当成情来算计,一会儿把情当成利来计算……唉,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心头都有一本流水账。只不过在《红楼梦》里,有人算的是大账,有人算的是小账。算大账的人少,算小账的人多。更有人算着算着把自个儿也给搭进去了,即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讲的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贾府里聪明人太多,所以故事也多,全是聪明人跟聪明人明里暗里较劲,为三瓜俩枣的利益,把智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要么扮酷(像贾政那样的),要么犯浑(像焦大那样的),要么装疯卖傻(像混进来的刘姥姥那样的)……其实,谁比谁傻多少啊!

   要说,《红楼梦》里真有点傻的,除了薛蟠(被戏称为呆霸王),就剩下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人。一个为情发狂,一个为情所痴——“情”字蒙住了心眼,使他们变傻了。他们的傻不是装出来的。傻得可爱,又可敬。尤其跟周围那么一大堆机灵鬼儿相比,这天生一对的“小傻帽儿”真太不合时宜了。正因如此,彼此才再般配不过了。

   第六十六回,借小厮兴儿之口给贾宝玉画了幅肖像:“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读书……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见了人,一句话也没有……”脂砚斋评贾宝玉:“故王夫人云,他行事总是与世人两样的。知子莫过母也。”林黛玉连想法都与别人不一样。只是,跟宝玉倒是很像的。他们俩是一样的人。

   在外人眼里,宝黛二人岂只不精明,还有些糊涂的,拎不清轻重与利害。他们因重情而轻利,像是犯糊涂了。这种糊涂,难得啊。难能可贵。跟绝大多数人背道而驰,宝玉黛玉念的是不成文的经(情话?爱经?)算的是虚拟的账(情债?情账?)算来算去,全为了将一腔热血倒贴进去,却又无怨无悔,还得意如占了天大的便宜。唉,也难怪,爱是以付出为乐趣的。是以感情的赤字为荣誉的。

   贾府上上下下都忙碌于大大小小的家务事,惟有宝黛二人沉浸于儿女情长,对鸡毛蒜皮乃至功名利禄都不屑一顾。简直不食人间烟火。不,各自心里眼里只有对方,仿佛对方才是真正的人间,炊烟袅袅。一见钟情,自然无法左顾右盼,注意力再难以分散了。一个明说非你不娶,一个暗许非你不嫁,都把宝押在对方身上,为情所困、所扰、所迷、所惑,再苦也认了,无论是错是过都不悔初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宝黛爱情,在侯门公馆里自然算绝唱。

【待续】

北京往事 (平装)图片《北京往事》洪烛著   周一渤 摄影

                                   广东省出版集团 花城出版社 2010年8月第1版  

红楼梦》最经典对白是什么?【图】 《红楼梦》是宅男宅女的白日梦【组图】          《红楼梦》哪个丫环最“敬业”?【组图】 《红楼梦》是宅男宅女的白日梦【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