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揭开“小龙虾病”之谜——评南京“小龙虾病”魔影再现


    据《扬子晚报》报道(http://news.sina.com.cn/h/2010-09-03/032521028628.shtml), 记者昨日从江苏省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肾科近期新收治了一例疑因食用小龙虾造成横纹肌肉溶解症的患者。市民张女士8月28日在南京凤凰西街的一家餐馆,点了一盆龙虾之后,一个人一下子吃了20多只。结果三个小时之后,张女士就出现了肌肉酸痛,那种疼痛的感觉,她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后怕。张女士说,回家的路上,她就感到双腿抽筋,但她当时以为是累了,也没有多在意。晚上睡到凌晨4点左右,她被痛醒了,后背酸痛让她难以忍受。而且张女士病情变化非常快,起先还能走,短短20分钟,就从不能走只能坐着,到坐都坐不住只能躺着。到了医院后,躺在躺椅上的张女士痛苦万分,别人都不能碰她,一碰她就疼得直喊直叫。  医院化验显示,张女士的肌酸激酶达到2万,而正常人是26至140之间,而肌红蛋白也猛飙到1000,而正常人是50,医生明确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当晚区疾控中心和省疾控中心都已经到张女士所在饭店采集了龙虾样本。疾控部门表示,龙虾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目前仍处于调查阶段,尚无突破性进展。提醒市民吃过龙虾后一旦出现腰背四肢酸痛等症状,切不可大意,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9/03/content_15518084.htm, 南都讯 南京近日又出现一例高度疑似食用小龙虾导致肌肉溶解症的患者。记者了解到,武汉、宁波、扬州等地也都出现类似病症,国家疾控中心已经介入调查,目前仍然没有确切结果。据了解,8月28日晚,南京的李小姐和好友在一家饭店,点了75只龙虾,两人一共吃了50只,将剩余的打包带回家。回家路上,“就感觉左腿抽筋了,一会儿右腿也抽筋了,还有点恶心不舒服。”李小姐说,第二天凌晨4点40分左右,李小姐后背开始剧烈疼痛,而且症状越来越重,于是她赶紧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挂急诊。 第一次检查结果显示,李小姐肌酸激酶指标为1000多,不是很高,但是“龙虾病”最关键的特征就是,后面几天这个指标将呈几何倍的增加,一不留神,就容易导致肾衰竭。“到了第二天再次检查,这个指标居然蹿升到了2万多。听医生说,我可能是收到的病情最严重的。”经过及时的救治处理,李小姐的病情逐渐平稳下来。昨天,记者在诊断书上看到,李小姐已经被明确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食物中毒”。

    同时, 据浙江在线09月02日讯http://news.sohu.com/20100902/n274646621.shtml 昨天有市民打进钱江晚报热线,说宁波北仑宗瑞医院有一位病人,查出患了“横纹肌溶解症”,而发病前一天晚上,她吃了2斤小龙虾。

    这些报道表明,小龙虾病并没有像美国的泄湖病一样,幸运地在我国消失,而是在不断地发生新的病例。这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有关部门,没有像美国CDC那样的敬业和专业,而是存在着侥幸的心理,没有认真寻找原因和及时发出警告。所以,公众也是存在侥幸心理,继续食用高危食品——小龙虾。

   我相信,如果一天不找到小龙虾病的原因,也不提醒大家吃小龙虾的危害,那么新的小龙虾病的患者将会不断的出现,人民的健康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作为卫生主管部门,CDC有义务给大家解释真相和发出食品安全警告。但是,我想我们的CDC现在没有时间,因为他们正忙于进行麻疹的强化接种工作。但是,应该看到人民正在遭受着小龙虾病的侵袭,而麻疹强化接种不过是为了完成WHO不切实际的承诺。

   这很令人遗憾,在此,我再次希望大家暂时不要食用小龙虾,直到查明小龙虾病的确切病因,和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止。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