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见闻:生活这么累,不如去做鸡!


民间见闻:生活这么累,不如去做鸡!
---社会分配机制出现了问题
文/贾如棋
前几日,在网上遇到一个加我TM的女士,自称做化妆品,还离我很近,我说是吗?那你可以到我店内坐坐啊。你的店在什么地方,我也可以去学习一下啊。
可她后来说,她的店转了。我于是随口问了句:那你现在在做什么?她说:做服务,陪男性朋友。
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让她再发一遍。
她继续发了过来:陪男性朋友,包夜三百。
我于是终于确信并明白了,她现在做的是什么。
我原来用的是QQ,特别多骚扰信息,一般发这种黄色信息的多是标准化的口气。而这个女人,从她的发的信息当中,我感觉到她的话可能是真的。这倒是勾起了想知道,她为什么要做这个的兴趣。
我于是提出,让她到我店内来坐一坐,我报销车费的要求,我们当面聊一聊。
来到我店内的这位女子,分明已经四十岁左右,虽然她在脸上费了些心思,但仍挡不住岁月给留下的痕迹,虽然皱纹没有爬上她有脸,但隐感在里的沧桑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倒下一杯水,为避免她警觉,于是我们东拉西扯起来。在与她断断续续与有一句没一句的瞎聊中,我终于知道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她是襄樊人,来武汉已经近二十年,有一个十多岁的儿子,已离婚多年,做过很多年的生意,摆过地摊,倒腾过服装,开过餐馆,也做过化妆品,可是做过这么多年的生意后,不仅在这么多年不仅没有赚到什么钱,还要养家糊口养儿子艰难度日,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找到的情况解决生理问题与心理安慰问题时,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最后发现那男人有老婆,然后变成“情况”(武汉话:情人的意思),要么发现那个男人原来要自己来补贴。弄来弄去,然后在与网友的见面,纠缠,声心俱疲之后,在一次公交车上,听到两个女子在交谈,如何如何通过她现在这种方式赚钱。于是,她琢磨着这样来做,在偶尔的一次成功后,就开始每天在网上小心地试探与成交。称两月以来,每月吃喝之外还能5000元。这在武汉,绝非低收入,很多开小店做生意未必有这样的效果。
聊完后,我给了她一百元,劝她尽量不要做这个了,既不卫生,也不安全,但我没有说违法(因为我觉得很讨厌这个字眼,既然无法更好地生存,她为什么不能这样去做呢?她自己和孩子谁来养?做生意?开小店?有多少人开店其实并不赚钱?还亏钱?)。
在一次又一次的扫黄打非之后,这不失为又一种隐性的卖淫方式。
我心想,这样的一个女子,四十岁的年纪,出来做这种事,或许我们已经不能用水性扬花来形容这个女子。
我更愿意相信,我们的社会分配机制出了问题,我们国家发展了这么多年,官方一直以人太多的理由来说明无法进行全民福利,近几年说实话也是在进行尝试,但问题是,什么时候能真的落实呢?是有福利的比如公务员始终是有福利,生活无忧,没有福利的,始终在生活的温饱线上挣扎。民间一直存在一种现象,工作或是做生意总是处于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因为更多的没有根本有效的福利保障,使这些更多的处在中间阶层的人们生活得特别辛苦,特别累。不工作就得意味饿肚子,失去工作,就意味着失去在一个城市生活的权利。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女人或是女孩子为了一份工作,可以忍辱负重,可以忍受的老板的强奸或是霸占,因为一旦没有了工作,就意味着我说的这些。虽然社保局的条文中是可以规定个人可以交社保,但其实,这根本是行不通的。不信,一些没有单位的个人去交试试?
那么,前几个月发生的宋山木那么多女人为什么要忍受宋山木的一系列兽行,以及几乎变态的规章制度。其实很多人说是因为宋山木的问题。其实我认为根本原因之一是社会分配的问题。
如果保留尊严还能够生存,谁愿意这样?我们的专家与学者向来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的,他们怎么知道民间这些人的生存艰难。
因此,我们的社会福利机制与分配原则,在发展了这么多年后,应该有一个彻底的改观了。

2010-9-2贾如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