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价格相对便宜
2、精装修房
3、万科的品牌力量
4、轻轨旁(200米处站),高速路不远,快速路更近
5、营销的水平
6、合理的户型结构
7、周边的配套(商场、学校、大学)
8、生态理念
9、工业化生产
10、投资者的选择
万科长阳信号:降价引力
贾华杰
万科8月销售额突破100亿,创造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纪录。原本预计到年底销售20亿元的万科长阳半岛项目,在8月底已经卖了21.5亿元。市场的活跃程度远远超过长阳半岛销售人员的预想。
由于龙头万科一向的示范效应,这被视为市场逐渐从冰冻状态中苏醒的信号。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沉寂数月的北京楼市开始蠢蠢欲动了。
8月底,多个新盘接连开盘,一些项目出现排队现象,再现一房难求。
再现抢购潮
中原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说,对于地产商来说,“应该是夏天刚过去,夏天又回来了。”
思源经纪陈小姐在7月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7月底的开盘,万科在香格里拉饭店租了两层,真是大手笔。年底前公司的任务是二十个亿,不知道会有多少个销售倒下,太辛苦了。”思源经纪此番负责万科长阳半岛的销售工作。
然而市场的迅速回暖,让万科和思源的计划得以提前实现。在8月底,开盘两次的长阳半岛销售收入已经到了21.5亿元。
北京理工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周毕文认为,万科长阳价格因精装相对便宜。
7月24日和25日,中粮万科长阳半岛首期开盘,用北京万科总经理毛大庆的话来说就是,“170余天酝酿,36小时、十余单位近千人参与会战,854套房源28小时售罄。”
8月份,长阳半岛再开盘377套房源,4500人参与摇号,供需比达1:12。开盘当天377套房源全部售罄,成为“日光盘”,销售额12亿元。有选房者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形,“简直就像低价甩卖时候的菜市场,人头攒动,个个眼里透着饥渴,工作人员在忙乱下极其不耐烦,办卡需要极大的耐心等。一是受不了还没交出钱去就只能得到这样的服务,二是想着自己一直没有中彩的幸运,几千人抢几百套,只怕最后又成了尴尬的分母。”
对此,高策顾问机构董事长李国平透露,万科长阳半岛,当初1.5万元开盘,几千人抢800套,这次往上涨500到1000元,从这点来看有点触底反弹。而且周边有一个房子本来卖不动了,因为很多人抢不到这800套又分流到他那儿了,所以走了一部分。
记者实地调查了解,长阳半岛周边楼盘,如加州水郡亦在进入8月份后出现热销的情况。销售人员说,购房者与询问者均比此前要活跃。
万科风向标
上周末京城楼市迎来了8月的首个集中放量,中粮万科长阳半岛、领袖慧谷、金地仰山、蓝光·云鼎等7个项目同天开盘,大兴、房山等远郊区域的低价新盘出现千人哄抢、一房难求的场景。一方面,大量新盘入市刺激了交易量的回升;另一方面,开发商面对调控形势,调低定价,对消费者重新产生了吸引力。
对此,汇石投资合伙人张剑认为,“万科长阳项目的降价热销其实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下一步各个开发商的跟进降价已成定局,不用遮遮掩掩了,也不用再搞什么送路虎之类的促销手段。”
9月份,北京可能会有40余个项目入市,新盘计划入市量连续两月呈上涨趋势,而开盘价格则比预期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下调。“金九”计划开盘项目大增,主要与开发商市场预期较高有关,开发商普遍寄希望于传统的销售旺季实现突破。
从上市地产开发商半年报中亦不难看出,多数企业未调低全年销售目标,开发商对于下半年的销售情况普遍寄予厚望。而万科、金地、保利等众多开发商均将超过60%的开盘计划安排在下半年。
李文杰说,临近“金九银十”,种种迹象显示,全国楼市呈现越来越明显的量价齐涨的态势,这必将引来“楼市的第二轮调控”,和第一轮调控的“重磅炸弹”不同,从有些官员的表态来看,搞不好这次是扔出“核武器”来。
不过,嘉华传媒北京总经理陈克逸认为,“释放了刚需,减少了保障房需求压力,购房者、地产企业、银行、政府各取所需、皆大欢喜。这样的回暖不代表调控失效,相反,是调控取得的积极效果。”